2017年7月7日 星期五

新發現 // 早過出前一丁登陸香港!「蟹王麵」熱潮來到澳門?!凍水煮法又如何?

圖/文:老陳

比「出前一丁」更早引入香港的「蟹王麵」,到現在依然日本製



光顧日期
2017.07.03
(初買)




注意


完全自費光顧,沒受邀請,不是廣告鱔稿

食評旨在分析,不代表是推介

食評以我煮的方法作準




一大包有五個麵

不只澳門人,就連香港人也未必個個識「蟹王麵」。

「蟹王麵」跟蟹味無關,正如「公仔麵」只是個品牌。

翻查資料,原來是日本「イトメン株式会社」(伊藤麵株式会社)出品,據聞五十多年前已引入香港。

元朗茶記《永順》更說香港未有「出前一丁」前,便已經從日本引入「蟹王麵」

為何沒啥人知道?因為香港總經銷沒大肆宣傳,所以從來只有元朗的士多及茶記有供應

早幾年曾有部分港媒介紹過,更提及哪兩間元朗茶記有供應,不過並未掀起熱潮。

直至最近《飲食男女》找來Ricky Cheung及拉麵陳(Meter Chan)試食,並拍片於Facebook官網流傳,加上部分Youtuber亦拍片試食,自此開始多人認識「蟹王麵」。

本來我也心思思想去香港元朗買,不過我朋友在Facebook發現,原來澳門於上月已引入這即食麵。

不過當天仍未有零售,只有批發,MOP$185一箱,內有「六大包」,每大包有「五包麵」。(現已於某超市發售)

即一箱有三十包麵,平均MOP$6.2一包。

如果只買一大包(共五包麵),則批發價MOP$32,便是MOP$6.4一包。

貴?這是日本製造的,這價錢來講差不多。

我朋友買了一箱,讓我一大包(即有五包麵),於是煮來試試,看看水準如何。




碗底別放「麻油」,只放「味粉」好了

一百個人煮即食麵,可以有百種不同水準,有人煮得淡,有人煮太鹹,有人煮太腍,也有人煮太硬,各有不同,難作準。

所以我列明我的煮法。

一、滾水煮法(兩分鐘)

1. 滾水把麵煮兩分鐘

2. 煮好前,另以滾水開味粉湯,一半份量的水便夠

3. 麵煮好,立即夾進碗中,別刻意過冷河或過度隔水襯麵條還在吸水狀態時與過濃的湯略拌幾下,令其入味

4. 按喜好再加餘下的滾水(不是煮麵水),然後略拌幾下。

5. 加水至剛好蓋過麵條,便最濃味,我食評以此作標準。(怕太鹹的可再加水)

6. 記得最後才加麻油,會比預先放碗底香。

7. 立即食用!!!

以滾水煮兩分鐘,湯另以滾水開,剛好蓋過麵條便可,最後才加麻油

請注意!「湯底」淡或濃,取決於加水的份量,我習慣剛好蓋過麵條便夠。

跟「出前一丁」相比,「蟹王麵」也算夠味,絕非港媒說的淡味,只是鮮度層次不同「出前一丁」。

惹味度低一點,沒有醬油感覺,有些網民反映死鹹,完全可以理解。(雖然說到底也是味精味)

麻油香氣充足,這方面不遜於「出前一丁」。

別煮太久,便可吃到麵條質感甚佳 (以同類即食麵比較)

「麵底」呢?以滾水煮兩分鐘作標準,麵條吸入口中,感受到表面頗滑,咬落有點質感,微爽口,有麵粉香

咀嚼後不怕糊,有彈牙感覺,這即食麵的麵底在同級中算交足貨有餘。

比起「出前一丁」,同樣方法煮的話,丁麵的質感會軟一點,而且滑度略低於「蟹王麵」。

不少人恥笑「凍水煮法」,其實根本沒掌握好或沒試過

黃秋生曾教用「凍水煮法」,說是姨丈於日本公幹時得知的日本人煮法,那時香港仍未有「出前一丁」,故煮的是日本版!!!

雖然不少網民急著跳出來大罵,也有食店老闆受訪於媒體時說會令麵條腍,不過我試過至少廿次「凍水煮法」去煮「日本版出前一丁」,亦覺得比滾水煮法好吃!

秘訣是煲夠細,水不多,開猛火去煮,便容易成功。(當然爐頭火力及煲的質量也有影響)

煮幾多分鐘?「凍水煮法」是不用計時的,總之滾起再過幾秒便可用筷子散開,便完成。

既然「蟹王麵」在手,又是日本製的,故亦試試「凍水煮法」。

二、凍水煮法

1. 一定要用細煲,面積剛好放一個即食麵便可。

注意:如用大一點的煲,水太多才蓋過麵餅,便增加了水滾時間,這時便易腍。

2. 先放即食麵於煲中,然後放常溫水,直至剛好高過麵餅的厚度

3. 大火煮至滾,再過幾秒便可用筷子散開,即可熄火。(不可有遲疑!!!)

4. 以「煮麵水」開味粉湯,一半份量的水便夠

5. 然後把麵夾進碗中,襯麵條還在吸水狀態時與過濃的湯略拌幾下(令其入味)。

6. 按喜好再加餘下的「煮麵水」,然後略拌幾下。我則加水至剛好蓋過麵條

7. 記得最後才加麻油,會比預先放碗底香。

8. 立即食用!!!

「凍水煮法」明顯麵質更脆口

「凍水煮法」的「蟹王麵」如何?

除了表面頗滑,吃落明顯質感更好,麵條中間甚至有些微脆口,我則較喜歡這狀態。

湯底呢?雖然用「煮麵水」去開,但也不怕太濁,味道亦不太影響。

不過同樣方法,用於「港版出前一丁」的話,則遜色不少。



合益米行 (批發)

澳門台山巴波沙大馬路菜園涌邊街134號地下

1030 ~ 2030




2017年6月13日 星期二

新登場 // 平均二百多元一人!全澳最多牛肉部位!嘔心瀝血詳細分析《汕頭牛宴牛肉火鍋》及分享建議食法!

圖/文:老陳

「汕頭式」的「牛肉火鍋」,就是吃牛肉不同部位



光顧日期
2017.05.08、05.19、05.29、06.09
(共四訪)




注意


完全自費光顧,不是店家邀請,不是廣告鱔稿

食評旨在分析吃過的菜式,不代表推介全店所有食品

食評只代表光顧當天水準,不保証店家日後會進步或退步




必吃


藥材煲牛鞭(須預訂) / 薑蔥炒吊龍

吊龍(舊餐牌沒有) / 吊龍伴 / 脖仁 / 牛朴肉 / 匙肉
匙皮(極少有) / 胸口油 / 牛柏葉

牛板筋(牛薑) / 排骨腩(白腩之一) / 牛筋丸 / 牛丸

油麥菜(汕頭來貨) / 潮州春菜 / 生麵(自家製)




推介


白灼牛雜 / 牛肉炒飯 / 濕炒牛河




值得試


苦瓜黃豆鍋底 / 牛沙包





現切新鮮牛肉,完全沒醃,也沒鬆肉粉

有時生意太好,晚上八時多已所餘無幾 (2017.05.19)

(汕頭當地《陳記順和》) 在汕頭吃「牛肉火鍋」,一定「鮮牛肉」放滿桌,吃盡不同部位

汕頭式牛肉火鍋

就算沒去過汕頭,相信不少人也在珠海吃過「汕頭式」的「牛肉火鍋」。

簡單來講,就是生料主攻「鮮牛肉」,不醃味,也不下鬆肉粉,甚麼生油生粉等通通也不落,吃牛肉的原汁原味,而且只吃當天劏的牛,現叫現切上桌,新鮮得很。

雖然只吃牛肉,但不怕悶,因會分成多個部位,各有不同質感、肉味及油香。

部位名稱更是有趣,「吊龍」、「脖仁」(當地通常不放餐牌)、「匙仁」、「匙柄」、「五花」、「三花」、「雙層」、「朴肉」等,完全令人摸不著頭腦。

就算知道是哪部位,但多碟牛肉同時上桌,一時間也不知邊個打邊個。

(汕頭當地《陳記順和》) 必吃的「吊龍」是牛背位

(汕頭當地《陳記順和》) 牛頸與牛胸之間肩胛位是「匙仁」

(汕頭當地《陳記順和》) 「匙仁」下邊就是「匙柄」

「汕頭式」的「牛肉火鍋」,就是吃牛肉不同部位

澳門難得汕頭式牛肉火鍋!!!

曾吃過珠海某記,勝在夠平,不過牛肉切得太薄,而且比起汕頭當地的「牛肉火鍋」,牛肉鮮甜味始終有點距離。

澳門近幾年曾有潮式的火鍋店開業,可惜通通已結業,例如《潮發》及《潮波》。雖然沒啥部位可揀,但可算是個好開始。

直至2017年5月7日,《汕頭牛宴牛肉火鍋》正式試業,我透過官網得知消息,且見牛肉有分門別類,當然立即訂檯翌日光顧。

本來抱著一試無妨的心態,豈料一吃難忘,因為牛肉部位夠多,而且請來汕頭的師傅切牛肉

既然請到汕頭來的師傅,店家跟足汕頭吃法,把牛肉分成「吊龍」、「吊龍伴」、「脖仁」、「朴肉」、「匙肉」、「胸口油」、「五花」(不是肥肉的意思)、「雙層肉」等等十多種部位。

能在澳門食店一次過吃到如此多種部位,實在難得!

店家如此對路,並不像盲目跟風的店(因近年流行回珠海吃牛肉火鍋),於是問老闆是否汕頭人,他點頭說是。

「我們在汕頭有間火鍋店,生麵及牛丸等都在汕頭自家製。」怪不得如此對路。

不過在澳門開店,不可能用「汕頭牛」,只可用內地輸澳的牛肉,即是街市牛肉。

雖然沒有「汕頭牛」般好吃,但也有八至九成水準,完全不差!

而且澳門來講,能吃到這水準的新鮮牛,暫時只此一家。

由於澳門劏牛不多,故老闆要找不同檔口去收集,且每天份量有限

生意好的話,試過晚上八時多便所餘無幾。

汕頭來的師傅拿著的是「吊龍」。(鳴謝准許拍照)

現場環境 (2017.05.19)

現場環境 (2017.05.19)

「花生」與「菜脯」,後者是汕頭典型醃物,佐「潮州粥」(糜)一流

「火鍋」與「吃法」的關係

《汕頭牛宴牛肉火鍋》除了「鮮牛肉」,還供應「已熟牛肉部位」及「內臟」,更有「小炒」、「炒飯」、「炒粉麵」、「生麵」、「蔬菜」及「藥材燉湯類」等等。

若然一次過上桌,不同種類食物大兜亂,不但興致大減,而且不知正在吃甚麼部位的「鮮牛肉」。

中途有人灼菜的話,令湯底溫度下降,其他人再灼「鮮牛肉」,又會大打折扣。

故我喜歡分開幾次落單,同檯人再按一定的順序去吃。

當然,不同人有不同的吃法,我的「建議食法」未必適合所有人。

不過某程度上,火鍋是否有水準,其實食法也有很大關係

例如一開始便放「生麵」,那湯底便已被搞垮了,灼甚麼也會失色。

若然一開始便放「白腩」、「熟牛舌」及「牛筋丸」等,然後一直的灼「鮮牛肉」,那湯底自然越來越夠味。最後灼菜,便非常好吃。

故我有必要分享「建議食法」,因為是次食評,乃按照此食法去吃,如大家有興趣,不妨也參考。


老陳建議食法

1. 如有訂「藥材隔水燉牛鞭」(須提早一天預訂),建議先吃完為止。

2. 揀「湯底」,我通常揀「原湯鍋底」或「苦瓜黃豆鍋底」(兩者皆是「牛骨清湯」)。

3. 「湯底」滾起時,先倒一小碗湯喝

4. 第一次落單,先點「已熟食品」(不是指小炒及粉麵)及「鮮牛肉」別一次過點所有食品!!!

5. 已熟食品」「牛板筋」(牛薑)「牛筋丸」、「牛丸」、「牛沙包」(牛胃之一)、「白腩」及「熟牛舌」等等,因為要煮一段時間才可吃,故建議同時把兩至三種放「半碟」在湯底中慢慢煮

貼士一:「白腩」有時會有「排骨腩」,非常好吃。

貼士二:如同時有叫「牛丸」及「牛筋丸」,建議吃完一碟才吃另一碟,否則不知自己吃甚麼丸。

6. 「鮮牛肉」於我而言,有「必吃五天王」,是「吊龍」(舊餐牌沒有)、「吊龍伴」、「脖仁」、「牛朴肉」、「匙肉」,建議可先試這些。

貼士:試過一次有「匙皮」,是可遇不可求的靚部位

7. 放完已熟食品」後,湯底再滾起,便可以灼牛肉!建議逐塊灼六至八秒便可

8. 建議同檯所有人同時灼一碟,才灼下一碟,例如吃完一整碟「吊龍」,才開始吃「吊龍伴」,便可細心分別出不同「部位」的分別或者梅花間竹同時吃兩三碟,以比較分別,也是樂趣所在。

貼士:建議用「台南式牛肉湯」吃法試一至兩次。(方法於內文找)

9. 吃完「必吃五天王」,若然意猶未盡,便按喜好再落單翻吃。

10. 食夠「必吃五天王」,再落單叫其他部位。我建議必吃「胸口油」另按喜好揀「生牛舌」、「五花牛腱肉」、「嫩肉」、「雙層肉」、「牛柏葉」(黑柏葉)等等。

11. 同時可落單叫些「餸菜」,例如「白灼牛雜」(本身已鹵煮好)及「薑蔥炒吊龍」

12. 吃完肉類,灼完生料,便輪到「蔬菜」放半份汕頭來的「油麥菜」(必吃)或「潮州春菜」(值得試)去灼,吃罷再放餘下半份。

13. 最後以澱粉質作結,試自家製「生麵」(不是廣東鹼水麵),建議試齊「粗麵」及「幼麵」。

14. 建議也試「牛肉炒飯」。

15. 未夠飽的話,再試「濕炒牛河」(即汕頭的「牛肉炒粿條」)。

「藥材煲牛鞭」乃一整煲上

「牛鞭」很長,故我以為一條剪開便夠,老闆說其實不只一條

MOP$388 藥材煲牛鞭(須預訂) - 必吃!
試業期間九折MOP$349.2

光顧《汕頭牛宴牛肉火鍋》,若然沒試過「藥材煲牛鞭」,我覺得絕對走寶!

材料除了「牛鞭」,還有「烏雞」、「瘦肉」、「海馬」、「巴戟」、「紅棗」、「杞子」等等。

療效有甚麼?大家慢慢Google,因為最緊要好味。

不怕有討厭的藥材味,反而喝到雞湯的鮮甜,非常味美,又不怕膩,同檯七人全部都讚。

「牛鞭」如何?煲成軟腍狀,吃落帶膠質,最驚喜是味道香甜,頗有燜海蔘的錯覺。

異味?當然沒有,大可放心!

是次有七人分享,吃完已三分飽,建議最好九人分享。

先喝淨湯,建議加「芫荽」,為味道添幽香

喝罷再添湯,這時再加「牛鞭」,非常好吃

「白灼牛雜」並非白灼,其實以白鹵水去燜煮,已經夠晒味!

MOP$68 白灼牛雜 - 推介
試業期間九折MOP$61.2

燜得入味,燜得夠透,金錢肚軟腍中有彈性,牛粉腸又彈又嫩,牛腩軟而無渣。

餐牌有「薑蔥炒肥牛」,不過我試的是「薑蔥炒吊龍」

MOP$68 薑蔥炒吊龍 - 必吃!
試業期間九折MOP$61.2

本來叫新餐牌的「金菇吊龍煲」,不過師傅說「薑蔥炒」更好吃,我一於信晒佢!

「鮮牛肉」採用「吊龍」,即牛背位。

不醃,不用鬆肉粉,實牙實齒去炒,軟彈無渣又入味。

薑絲切粗條,吃落不粗嚡,也不辛辣,建議連同蔥段及牛肉同吃。



MOP$38 原湯鍋底 - 建議
試業期間九折MOP$34.2

湯底不多,只有三種,不會有薯仔番茄湯底或是麻辣沙爹之類。

不識貨的會亂罵選擇太少,識貨的便知汕頭當地也是簡單「牛骨清湯底」便足夠,皆因主角是「鮮牛肉」,湯底不用太花巧。

「原湯鍋底」就是「牛骨清湯」,首次吃的話,可先試這款。


MOP$48 苦瓜黃豆鍋底 - 值得試
試業期間九折MOP$43.2

怕熱氣的,可試「苦瓜黃豆鍋底」

基底也是「牛骨清湯」,再加入「苦瓜」及「黃豆」同煮,也是汕頭常見的食法。


自家製辣醬

辣醬黃色,很像海南辣醬,其實是汕頭當地的辣醬,不過改用海南辣椒做原料。

吃牛肉時,略點便可,否則會遮蓋牛肉的原味。

辣度算中等,味會偏鹹。


火鍋醬

看似「沙茶醬」,其實是「沙茶醬」加汕頭「沙參醬」而成,還有「白芝麻」。

味道偏甜,略蘸便可,否則蓋過牛肉原味。

光顧得多,老闆有時會把私伙的「芹菜粒」給你試試,乃汕頭運來的好東西

先放碗底

然後加入火鍋的湯,香氣寧舍不同

舊餐牌沒有的「吊龍」 (2017.05.29)

MOP$68 吊龍 - 必吃!
試業期間九折MOP$61.2
「必吃五天王」之一

建議:灼六至八秒便可

此店「鮮牛肉」有幾把閉?就是不醃、不落鬆肉粉、不落生油、不落豆粉,總之現叫現切,完全沒有整色整水。

很出奇?其實汕頭當地就是這樣吃「牛肉火鍋」。

有朋友的朋友光顧過,說普通云云,問吃過甚麼,原來沒有點最耍家的部位。

故我列明「必吃五天王」,大家首次光顧的話,先試這五款,包冇失望。

「吊龍」就是牛背的位置,在汕頭吃「牛肉火鍋」,必吃這個靚部位。

肉質嫩滑,不韌也無渣。牛味自然,且帶油香,沒醃味的阻礙,特別好吃!

如此好東西,記得灼六至八秒便可,勿太久,否則暴殄天物。

舊餐牌沒有的「吊龍」 (2017.05.19)

舊餐牌沒有的「吊龍」 (2017.06.09)

由於店內環境有鴛鴦光,故照片的白平衡有些不準

吊龍伴 (2017.05.08)

MOP$68 吊龍伴 - 必吃!
試業期間九折MOP$61.2
「必吃五天王」之二

建議:灼六至八秒便可

「吊龍伴」在「吊龍」下邊,未切片的話,可見是細長一條。(師傅在廚房給我看過)

跟「吊龍」不同之處,就是肉質較彈牙,牛肉甜味更突出。

哪樣好吃?其實沒好壞之分,只是各有各風格。

吊龍伴 (2017.05.19)

吊龍伴 (2017.05.29)

吊龍伴 (2017.06.09)

我通常灼至帶有少許血紅來吃,特別鮮甜有肉汁

脖仁 (2017.05.19)

MOP$68 脖仁 - 必吃!
試業期間九折MOP$61.2
「必吃五天王」之三

建議:灼六至八秒便可

「脖仁」其實又叫「雪花」,是牛頸上的一塊肉,牛隻夠肥的話會有雪花紋。

質感偏紮實,不韌,是鬆化。

這部位越咀嚼越香甜,是自然的牛肉甜味。

脖仁 (2017.05.29)

脖仁  (2017.06.09)


牛朴肉 (2017.05.08)

MOP$68 牛朴肉 - 必吃!
試業期間九折MOP$61.2
「必吃五天王」之四

建議:灼六至八秒便可

「牛朴肉」是牛頸背肉,網上不少說法指出「牛朴肉」就是「脖仁」。

問老闆,他說也是牛頸背肉,不過並非一塊突起的。我覺得應是「牛頸脊」。

看店家切出來的「牛朴肉」,肉質會比「脖仁」瘦。

吃落有質感,不像「脖仁」般偏紮實,但同樣鬆化。當油花多時,肉質則偏嫩滑。

咀嚼時會感到明顯的牛肉甜味。

牛朴肉 (2017.05.29)

牛朴肉 (2017.06.09)

牛朴肉

自把自為「台南式」吃法!

台南人吃「牛肉湯」,是把生牛肉放碗中,然後倒入熱湯,攬伴幾下便享用,好處是牛肉特別嫩。

在台北吃「麻辣火鍋」,某店有台南溫體牛供應(即新鮮牛),我也會用「台南式」的吃法試試,結果牛肉又是嫩得很。

故有次光顧《汕頭牛宴牛肉火鍋》,便用「牛朴肉」做一次「台南式」吃法

結果質感明顯嫩滑得多,跟灼的質感很不同,而且肉汁更豐富。

先把生的「牛朴肉」放碗中

然後倒入熱湯 

攬伴幾下 

這時的「牛朴肉」特別嫩滑 

另一晚也用「台南式」吃一兩塊牛朴肉,肉質亦是特別嫩滑 

匙肉 (2017.05.08) 

MOP$68 匙肉 - 必吃!
試業期間九折MOP$61.2
「必吃五天王」之五

建議:灼六至八秒便可

細分應有「匙仁」及「匙柄」,乃牛的肩胛位,一個在上,一個在下。

問過老闆,他說澳門劏牛的切割方法不同汕頭,故難有明顯的「匙仁」及「匙柄」,故叫「匙肉」。

是牛的肩胛位,比較起「吊龍」及「吊龍伴」,「匙肉」肉質偏實淨,但不怕韌。

肉味比較上明顯,是香甜的,而非巴西牛那種偏血腥味。

匙肉 (2017.05.29) 

匙肉 (2017.06.09) 


可遇不可求的夢幻部位「匙皮」(2017.06.09) 

非賣品 匙皮 - 必吃!

建議:灼六至八秒便可

某次突然有「匙皮」,即「匙肉」的外層

乃可遇不可求的部位,所以就算有貨,亦份量很少,所以是非賣品

老闆很客氣,那晚請了一客給我吃。

肉質偏實淨,但吃落十分彈牙,質感非常討好,而且牛味香甜得很,整體甚有水準。

可遇不可求的夢幻部位「匙皮」(2017.06.09) 

 胸口油 (2017.05.19) 

MOP$68 胸口油 - 必吃!
試業期間九折MOP$61.2

建議:灼廿秒至三分鐘

別以為是脂肪,此乃胸口位置的軟組織,類似筋膜般。

在澳門的《叠記》也有,不過只有熟客才識叫。

灼廿秒後,便覺爽口,若然要脆口,可灼久一點,例如灼三分鐘,也可以五分鐘。

白灼的話,此部位會有淡淡的牛奶香氣,非常特別。

灼完會捲曲

五花牛腱肉 (2017.05.08) 

MOP$68 五花牛腱肉 - 不錯
試業期間九折MOP$61.2

建議:灼十至十二秒便可

汕頭當地,會有「三花趾」及「五花趾」揀。

甚麼「三花」「五花」,並非指肥肉,而是指「前腳」及「後腳」的「牛腱肉」

為何此店沒有「三花趾」?老闆說澳門的「三花趾」水準未夠好,故只賣「五花趾」,即後腿肉。

在澳門吃「牛腱」,多數是煮好的熟貨,新鮮「牛腱」勝在質感夠彈牙,而且有明顯的肉甜味。

新鮮「牛腱」勝在質感夠彈牙,而且有明顯的肉甜味


MOP$68 生牛舌 - 不錯
試業期間九折MOP$61.2

建議:灼十至十二秒便可

灼後爽滑,不怕淡味,但未至於驚為天人。

 嫩肉 (2017.05.08) 

MOP$68 嫩肉 - 不錯
試業期間九折MOP$61.2

建議:灼六至八秒便可

別誤會「嫩肉」是「很嫩的肉」,其實是指「臀部」的肉,類似於Round Steak。

吃落其實頗有質感,也彈牙,只是牛味不及「必吃五天王」。

吃落其實頗有質感,也彈牙

 雙層肉 (2017.05.08) 

MOP$78 雙層肉 - 不錯
試業期間九折MOP$61.2

建議:灼六至八秒便可

是牛的「腹部」,通常切成一層肥膏一層肉。澳門的牛可能未夠肥,故沒有這效果。

吃落會覺肥膏位很有質感,甚至像筋,整體肉質煙韌有咬口


是否很像薑?故賣牛腩的麵店會稱之為「牛薑」

MOP$68 牛板筋 (牛薑) - 必吃!
試業期間九折MOP$61.2

建議:放半碟煮三分鐘以上

「牛板筋」就是澳門的麵店可找到的「牛薑」。

《澳門叠記》切成條狀,吃彈牙。《咖喱文》及《咖喱英》則切成厚身的大塊,吃煙韌。

《汕頭牛宴牛肉火鍋》則把「牛板筋」煮好再斜切成薄片狀,放湯中煮三分鐘左右已可吃,質感不怕韌,是中度的爽口

煮好後的「牛板筋」

牛四個胃中,最像豬肚的就是這個「皺胃」

MOP$68 牛沙包 - 值得試
試業期間九折MOP$61.2

建議:放半碟煮十五分鐘以上

廣東話常叫「牛沙瓜」,汕頭則稱之為「牛沙包」,坊間吃牛雜很少見這部位。(《梓記》及《楊六》有)

這是牛的四個胃的其中一個,名叫「皺胃」,比起另外三個胃,「皺胃」較近似其他動物的胃的作用,所以跟「豬肚」很相像。

這部位早已煮熟,但越煮越還原質感,試過煮半小時後,質感由結實轉為彈牙

老饕們一見黑色的牛柏葉一定叫好

MOP$68 牛柏葉 - 必吃!
試業期間九折MOP$61.2

建議:灼六秒便可

黑色代表天然,黑色代表沒漂白,黑色代表沒有用哥士的洗禮過。

所以識食的老饕們,專揀黑色的牛柏葉來吃。


灼六秒即吃,爽脆中見彈性。


MOP$68 熟牛舌 - 不錯
試業期間九折MOP$61.2

建議:放半碟煮十分鐘以上

質感微爽帶彈,不怕韌,亦不怕淡味,只是未算驚喜。


MOP$68 白腩 - 不錯
試業期間九折MOP$61.2

建議:放半碟煮十五分鐘以上

就是燜煮好的牛腩放涼切厚片。

煮十五分鐘以上,肉質回復質感,彈牙而略結實,不怕韌


MOP$68 排骨腩 (白腩之一) - 必吃!
試業期間九折MOP$61.2

建議:放半碟煮十五分鐘以上

有時會有「排骨腩 」,乃牛肋骨的位置,味道及香氣勝過平日的「白腩」,而且肉質較鬆化一點。

店家於汕頭自家製

MOP$68 牛筋丸 - 必吃!
試業期間九折MOP$61.2

建議:放半碟煮五分鐘以上

此店在汕頭有火鍋店,也有製作「牛筋丸」及「牛丸」,所以賣的正是聞名的「汕頭牛丸」

比較來講,「牛筋丸」質感更為結實,味道帶有牛油香

店家於汕頭自家製

MOP$68 牛丸 - 必吃!
試業期間九折MOP$61.2

建議:放半碟煮五分鐘以上

質感爽彈,充滿牛味。

「油麥菜」於汕頭當地農場取貨,質素很好

MOP$28 油麥菜 - 必吃!
試業期間九折MOP$25.2

建議:火鍋吃到最後才灼菜,以避免弄淡湯底

店家有兩種菜於汕頭運來,一種是「油麥菜」,另一種是「潮州春菜」。

「油麥菜」沒苦味,清甜爽口,非常好吃

汕頭名物「潮州春菜」,也是,在汕頭農場取貨

MOP$28 潮州春菜 - 必吃!
試業期間九折MOP$25.2

建議:火鍋吃到最後才灼菜,以避免弄淡湯底

「春菜」有點像芥菜的味道,潮州人會用來煮排骨春菜煲,香港也可找到,。

灼後不怕快腍,吃落比較有質感,無渣。

圖中是兩份,九折後共MOP$32.4

MOP$18 生麵 - 必吃!
試業期間九折MOP$16.2

建議:湯底煮麵後會變濁,最好最後吃完菜才煮生麵

自家於汕頭製的「生麵」,記得試齊「粗」「幼」兩款,因質感也不同。

「粗」的較為結實有質感,「幼」的則柔韌,兩者皆滑身,細嚼會吃到麵香。


MOP$58 牛肉炒飯 - 推介
試業期間九折MOP$52.2

結尾未夠飽的話,推介也試這個炒飯。

用「鮮牛肉」去炒,沒醃也沒鬆肉粉,是實實在在的牛肉質感。

飯粒粒分明,炒得夠香,不太乾,也不怕很油膩,吃進口中不怕糊。


MOP$58 濕炒牛河 - 推介
試業期間九折MOP$52.2

仍未夠飽?一於來個「濕炒牛河」,即是汕頭當地的「炒牛肉粿條」。

也是用「鮮牛肉」去炒,沒醃也沒鬆肉粉,自自然然。

芡汁鮮味,剛掛身便算,不怕太多。

河粉不怕一夾即爛,質感偏實淨,不錯。

汕頭來貨,將來可能會放在餐牌

非賣品 潮州豬肉餅 - 值得試

從汕頭帶來的「潮州豬肉餅」,老闆說將來可能放在餐牌,故給我一點試試。

其實很像「潮州扎肉」,不知是否同樣東西。

吃落略實淨,味道很鮮,有點調味料的味道。

自費光顧,並非受邀,四人來吃埋單MOP$1049

自費光顧,並非受邀,七人來吃埋單MOP$1483

自費光顧,並非受邀,四人來吃埋單MOP$992

自費光顧,並非受邀,五人來吃埋單MOP$1068

攝於開張第二天20:30

氹仔東北馬路聚龍街氹仔社屋日昇樓地下A鋪(舊澳大體育館對面)

1100~0200

+853 2885 5507

地圖:https://goo.gl/GZlGX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