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30日 星期五

香港的德國酒吧《Biergarten》

門面 / 拍攝:老陳

坊間的報紙雜誌,凡見食稿,十居其九介紹新店,且不乏噱頭菜式,大玩花臣。於我而言,其實一些有歷史的食肆,因經得起歲月,實力反而不容置疑,單是發掘這些老店,已夠趣味!

尖沙咀有間酒吧,於1984年開業,至今已廿六年。裝修老派,卻捧場者眾,完全無懼時尚酒吧的衝擊,全因香港地仍不乏識貨之人。這店名叫《Biergarten》,是德文,即Beer Garden的意思。此名源自德國的巴伐利亞(Bavaria),因他們喝啤酒,都愛在露天的環境,放上長長的大檯,然後大家排排坐。

場中可見假樹 / 拍攝:老陳

至於這店,並非露天,更沒有長檯,當然不是真的Beer Garden;我猜店主以此為命,是想酒吧名稱跟德國文化有關連而已,不過細心觀察的話,會見有假樹,或許想營造戶外的氣氛。

看環境,乃充滿佬味的老派格局,不少年青人見狀,可能會嫌老套。不過識貨的話,都會愛上這種熱鬧環境,所以現場所見,主要客人還是外國人及成熟人士,大家聊聊天,喝喝酒,再吃些德國菜,以歡聚為主,與劈酒場是兩回事。

Köstritzer的黑色,乃黑大麥做成 / 拍攝:老陳

店名既是德文,又跟巴伐利亞扯上關係,飲食方面,當然也是德式的。圖中的黑啤,正是Köstritzer,源自德國一個叫Bad Köstritz的城市,是Schwarzbier(德國黑啤)其中一種。別見酒液黑色便以為是烘焙而來,其實此乃原材料採用黑大麥(dark malts)之故。

拍照時,泡沫已稍為墮下,其實泡沬本身細緻綿密,甚滑。酒液聞落有麥香,入口微酸(酸是正常),有水果的甜香,濃郁醇厚,味道層次當然比愛爾蘭的健力士(Guinness Stout)好得多。覺得苦?如有興趣,平日喝喝健力士,嘗試從中體會何謂水果甜香,記得要用冰凍的啤酒杯裝,才嗅覺與味覺融為一體,比水杯或拿著瓶子吹喇叭好得多。

Köstritzer的杯墊 / 拍攝:老陳

Schneider Weisse (Helles) 乃Weisse(小麥啤酒) / 拍攝:老陳

輪到Schneider Weisse (Helles),此乃Weisse(小麥啤酒),麥味突出,顏色混濁不通透,別以為是次品,其實此乃不過濾做成的,好處是留有最天然的小麥香氣,這正是Helles的特性。其實這啤酒有分Kristall、Helles及Hefe Dunkel三種,順序顏色由淺至深,故Kristall就是被過濾成清澈的,而Hefe Dunkel則是黑酵母的意思。

Snake Platter是必試的 / 拍攝:老陳

有酒無餚,當然不可,想吃德國豬手配酸椰菜,或者忌廉牛仔肉或德式短意粉的話,這等德國菜式,也有供應。有種小吃拼盤,則不能不試。大家拿到餐牌,選Snake Platter便是。

此小吃拼盤,包括德國腸、漢堡牛肉球、德式酸青瓜(Gewürzgurken)、風乾腿、硬芝士粒、火雞肉、肉腸等等。當中的漢堡牛肉球,有鮮味,也具味道層次,質感更是自然,豈像快餐店的漢堡扒既沒牛味也沒口感。地址?就在尖沙咀河內道8號,即地鐵尖東N1出口便是。

中間可見漢堡牛肉球 / 拍攝:老陳

德式酸青瓜(Gewürzgurken)及硬芝士 / 拍攝:老陳

2010年4月25日 星期日

日本東京 // “珈琲之店”‧愛養

註:本文於2010年04月25日刊在《澳門日報》新園地的《男人表情》

    吃罷天房的天麩羅,不妨鑽進隔壁的小店嘆咖啡。

    此店名叫“愛養”,招牌寫着“珈琲之店”,位於天房與壽司大之間。跟魚河岸橫丁的其他食店一樣,也是舖位不大,故只容十八個客人。店內設有吧檯,放着一個古老的機器,是深紅色的磨咖啡豆機;牆上的古舊木牆架,又堆滿深紅色的咖啡鐵罐,它們就似互相輝映,讓小店充滿古舊氣息。

    我們一行六人,霸佔了吧檯位的大部分位置。吧檯之內,負責招呼我們的,是位化了妝的嬸嬸,她正是老闆娘。餐牌有英文,其實日文也是英文譯音的片假名,要甚麼好呢?先來杯Milk Coffee吧!只見嬸嬸三扒兩撥,便將飮品端到我面前,飮品以水杯盛之,杯上印有店名的日文讀音AIYO,杯中液呈淺啡色,已調好糖與奶。喝一口,一如所料,咖啡味淡,並不濃郁,是典型的日本人口味。想咖啡、糖及奶分開上?則要叫Coffee,會以厚身的闊口瓦杯盛之,杯身亦印上AIYO。太太要了Milk Shake,亦以水杯盛之,顏色像煉奶,液面浮着幾塊冰,喝一口,根本就是甜的凍奶水,與美式的是兩回事。

    要點吃的,一於來個多士。餐牌沒說明是甚麼口味,端上桌,是一塊厚的方包,似台灣的棺材板,切成八塊,一半塗上牛油,另一半則是果占。見鄰座的日本人叫Tamago(雞蛋),由於餐牌沒有,故又好奇試之,其實即是烚蛋,煮成半生熟狀,然後連殼放在蛋托上,給你匙羹去吃,像外國人的食法。見嬸嬸用剪刀般的器皿去弄裂蛋殼,又問她借來看,見其雕成公雞狀,頗特別,她說是歐洲製的。

    來這店,嘆咖啡,吃多士,其實也多寫意。看不明日文報紙,就觀察周遭的人生百態。當日就有位日本老伯,邊弄香煙,邊嘆報紙,優哉遊哉,十足我們上茶樓嘆茶的模樣。見有位做魚販的嬸嬸,沒幫襯,就坐在一旁猛抽煙,看她眉頭深鎖,像有百般愁緖似的。

    最後一提,這小店逢周日休息,來築地時要留意。

(東京之味‧二)


 吃罷天房的天麩羅,不妨鑽進隔壁的《愛養》嘆咖啡

 負責招呼我們的,是位化了妝的嬸嬸,她正是老闆娘

 邊弄香煙,邊嘆報紙,優哉遊哉

 抽煙的嬸嬸

 店內設有吧檯,放着一個古老的機器,是深紅色的磨咖啡豆機

 ミルクコーヒー(Milk Coffee)呈淺啡色,已調好糖與奶。咖啡味淡,並不濃郁,是典型的日本人口味

 ミルクセーキ(Milk Shake)以水杯盛之,顏色像煉奶,液面浮着幾塊冰,喝一口,根本就是甜的凍奶水,與美式的是兩回事

トースト(Toast)一半塗上牛油,另一半則是果占

  コーヒー(Coffee)是咖啡、糖及奶分開上

 たまご(Tamago)是餐牌沒有的,其實是半生熟蛋

 歐洲製的器皿用來弄裂蛋殼

たまご(Tamago)是餐牌沒有的,其實是半生熟蛋

2010年4月20日 星期二

香港《祥香園》的懷舊味道

《祥香園》的食客 / 拍攝:老陳

近年港澳年青人都愛懷舊,齊到香港都爹利街的《星巴克》朝聖,皆因此分店,得到G.O.D. 改頭換面,化身成為五十年代港式冰室格局,還提供菠蘿油、雞尾包及蛋撻,務求令顧客在視覺及味覺上也感受到這份茶餐廳情懷。

不過,店內一排矩形窗子,牆上一列揮春式餐牌,寫上白字的紅膠牌,尤其是膠牌的鋼框,都似曾相識。整體感覺,跟油麻地五十年歷史的《美都餐室》無異,明顯參考現存的老牌茶餐廳。有多相似?大家按這裡看看吧!

不諷刺嗎?《美都餐室》既然尚在,已是原汁原味的歷史文物,乃真正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歲月痕跡,卻鮮見街坊以外的食客問津。反之,都爹利街那A貨,卻吸引年青人及單鏡機龍友去懷舊。難道要有朝一日,某某老牌茶餐廳快將結業時,大家才懂得一窩蜂去「懷舊」?究竟是為了話題性,還是真心愛那情懷?

在香港地,具歷史的茶餐廳,還有不少。例如西環堅尼地城《祥香園》,也是五十年以上的老字號。

此店格局,沒《美都餐室》般精彩,只得一層,且面積小,不過也有簡樸的街坊味道。來幫襯的食客,皆是老街坊,大家不慌不忙,休閒地嘆茶餐,沒有港人步伐急促的特徵。店員也具人情味,不會呼喝,也不會著令快吃快走,感受到澳門街的小店情懷。

先此聲明,來這裡,為的是懷舊,而非衝著美食而來。不過論到奶茶,此家的出品也不錯。

熱奶茶茶味清鮮,跟灣仔《金鳳》的濃郁厚重是兩個風格 / 拍攝:老陳

熱奶茶用上典型的厚身杯,有意式咖啡的遺風。厚身的用處,在於散熱慢,達到保溫效果,豈是一般水杯可比?先奶後茶,茶味以清鮮為主,跟灣仔《金鳳》的濃郁厚重,是兩個風格。若要以紅酒來比喻,《金鳳》就是波爾多,《祥香園》就是布根地,前者厚身單寧重,後者則輕身,乃口味不同,沒好壞之別。

蛋撻雖然不及澳門的《滄洲》,但也不差 / 拍攝:老陳

飲奶茶,豈能不吃撻?蛋撻雖然是曲奇底,卻不死硬,也算香。蛋漿雖不及澳門《滄洲》的嫩滑,但甜香不錯。不過說到底,我還是最愛澳門的酥皮蛋撻,至於《祥香園》的,看樣子便知,至少好過《星巴克》。

蓮蓉雞尾包 / 拍攝:老陳

蓮蓉雞尾包的蓮蓉不少 / 拍攝:老陳

懷舊食物,有蓮蓉雞尾包。此非噱頭食品,實在是數十年前的產物。《祥香園》堅持傳統,一直流傳至今,坊間鮮見,已成寶物。麵包鬆軟,蓮蓉軟糯甜美,簡樸得來,質素也不差。

紅豆餅 / 拍攝:老陳

茶餐廳賣中式味濃的紅豆餅,很特別。紅豆餡具陳皮香,乃中式紅豆餡的感覺,味道比日式紅豆包的餡更勝一籌。(市面九成麵包店都是日式麵包)

到香港,除了到旺角、銅鑼灣及尖沙咀購物,建議到地鐵不及的地區走走,其實地方也值得一看, 《祥香園》便是其中之一。

2010年4月18日 星期日

日本東京 // 天房的天麩羅

註:本文於2010年04月18日刊在《澳門日報》新園地的《男人表情》

    談東京,論美食,總離不開築地。

    場內市場的壽司大、大和壽司及鮨文等,大家都耳熟能詳,故總是大排長龍,不乏港澳人朝聖。

    其實壽司以外,築地的天麩羅、串燒雞肉及關東煮等熟食,也獨當一面,甚有水準,就算是嘆杯咖啡,吃件多士,也極有風味,同樣値得試。今次先由天麩羅開始。

    港澳一般食肆的天麩羅,通常是炸大蝦,其次就是炸蔬菜,種類甚少,全因欠缺好的日本魚鮮也。來到築地場內市場,找鈴木訓夫主理的天房,細味該店的各樣天麩羅,保證會對天麩羅改觀。

    天房沒有長龍,但要幫襯,也得耐心等上半小時,皆因小店只有十二個位。甫入內,便嗅到陣陣的麻油香,並夾雜魚鮮的氣味,非常吸引。順帶一提,正宗的天麩羅,必用麻油去炸。廚房是開放式的,故可見鈴木師傅的功架,見他將魚鮮蘸過粉漿,便手起魚落,放在表層黑色的鋼煲中炸,用的是煤氣,設備簡單,並非坊間見的大型炸爐。

    一塊塊長形的餐牌,就掛在廚房入口的牆頂,沽清一種,便拿走一塊。我們一行有六人,故一口氣叫了穴子、Megochi、Kisu、芝蝦、大蝦及魷魚來分吃。

    穴子是啥?即是海鰻,比鰻魚短身,正式日本產,並非坊間的中國入口養殖鰻魚。粉漿不厚,也不油膩,入口肉質鮮嫩,不怕柴皮,顯然炸功甚佳。

    Megochi 又是啥?漢字是女鯒,中文叫大眼鯒,乃產自東京灣的魚類,長約十公分,身粗圓,去骨炸起,形狀有點像九肚魚,且同樣質感細嫩,但不怕一咬即散。另一種叫 Kisu的,跟接吻的日文讀音一樣,其實漢字是鱚,港澳人稱的沙鮻魚,乃長約五公分的小魚,比阿寒湖的公魚嫩口。芝蝦來自九州,是長約八公分的小蝦。不去殼,一大堆蘸粉漿炸之,皮脆肉嫩,又帶濃濃蝦味,不錯。

    大蝦如何?肉爽之餘又帶鮮味,根本不蘸汁也可。魷魚厚身,切成長形,口感十分彈牙,吃得出是新鮮貨,可惜魷魚味略遜。

(東京之味‧一)


 《天房》沒有長龍,但要幫襯,也得耐心等上半小時,皆因小店只有十二個位

 一塊塊長形的餐牌,就掛在廚房入口的牆頂,沽清一種,便拿走一塊

 穴子即海鰻,比鰻魚短身,正式日本產,乃正宗天麩羅常用魚類

 メゴチ(Megochi)漢字是女鯒,中文叫大眼鯒,乃產自東京灣的魚類,是正宗天麩羅常用魚類

 芝エビ(芝蝦)來自九州

 いか(魷魚)

 キス(Kisu)跟接吻的日文讀音一樣,其實漢字是鱚,港澳多數叫沙鮻魚,乃正宗天麩羅常用魚類

大エビ(大蝦)

2010年4月16日 星期五

已結業 // 筷子基的《魚湯粉小食》

其貌不揚,其實水準甚佳 / 拍攝:老陳

論緬甸式粉麵,鄰埠的旅遊書總介紹《雅香》,所以不乏港客幫襯。

地道的澳門人,知窿路的,都會選擇其他食肆,例如筷子基和樂街的《魚湯粉小食》,就是澳門庶民式緬甸小食店,通常旅客不知。

隱藏在後街,其貌不揚,沒有光鮮的門面,卻已開業十多年。老闆跟我說,其實加上經營街邊檔的日子,已開業廿多年。此店生意不錯,一般來講,中午二時便沽清,一時半來也所餘無幾。食物種類也少,不是椰汁雞麵就是魚湯粉,加上每天不同的緬式飯類。

不過老師教落,別以貌取人。作為老饕,搵食之道亦應如此。環境不佳,食物種類少,從來忽略,除非付出酒店級的價錢卻落得大牌檔服務,則作別論。所以見坊間某些食評,將庶民食店的環境及食物種類也計分,我最嗤之以鼻。

食店菜式少,才夠專心,不怕周身刀沒張利。大家可見日本老店,天麩羅店的就賣天麩羅、鰻魚飯店的就賣鰻魚飯、爐端燒店就賣爐端燒,哪像港澳的日本料理般擒七打八樣樣有,弄成四不像。

椰汁雞麵,堆滿炸豆餅、生洋蔥及芫荽。魚餅是外加的。 / 拍攝:老陳

用的是雞肉件,而非雞翼,更非咖喱雞,不怕跟椰汁同床異夢 / 拍攝:老陳

廢話少講,先談「椰汁雞麵」。可見堆滿炸豆餅、生洋蔥及芫荽等,單看這賣相,已知對路得很。魚餅是另添的,加四元便可。看湯底淺黃色,不像坊間的鮮黃,其實才是妙品,因椰汁比例不過份,故沒被椰汁味蓋過,喝得出洋蔥及馬豆粉的味道層次。拌好生洋蔥及芫荽,椰汁湯的層次又再提升,十分鮮美。坊間的椰汁雞麵,大多是喝椰汁而已,太濃味也太死甜,十分嗆喉,《魚湯粉小食》便沒這缺點。

用的是雞肉件,有意思,勝過坊間的雞翼版本。一口大小,充滿肉感,煮得入味又不嚡,而且吃得出雞的鮮味,不像坊間的咖喱雞版本,跟椰汁湯是同床異夢。麵條不會過份腍,勝過《軒記》及《寶記》的版本,且有蛋香,水準不錯。不過硬要比較的話,《七賢》的麵條最煙韌彈牙。

另加的魚餅,絕對不能錯過,雖沒想像中的鮮味,但至少質地不霉,而且算是彈牙,不怕有鯪魚的泥味,合格有餘。連炸物的豆餅也鬆脆,不怕死硬,十分之好。

魚湯粉同樣堆滿芫荽,魚餅則是外加的。 / 拍攝:老陳

魚湯充滿魚鮮味,不怕被香料蓋過味,顏色不會黃得嚇人 / 拍攝:老陳

吃緬式粉麵,豈可不試「魚湯粉」?我同樣選了炸豆餅,再另添魚餅。

緬式的魚湯,正宗的話,皆用鯰魚(塘虱)來做,故煮出來會有膠質,令湯底杰身。不過此店老闆覺得,近年澳門的鯰魚水準不佳,寧改用新鮮鯇魚去煮。

喝口湯,果然充滿魚鮮味,並非坊間猛下香料掩飾的魚湯(那些店可能用平價大魚),更不會打茨裝作有鯰魚的膠質。連色水也自然,不會黃得嚇人。把芫荽拌好後,味道層次又再提升。

粉條夾起來不易斷,咬落也不過腍,水準不錯。

來這裡吃午餐,總是滿心歡喜,而且老闆又健談,十分有親切感。

想試的話,記得中午一時前到來,在逸園對面的中銀後邊的和樂街,南光石油的黃色招牌附近。

2010年4月11日 星期日

北海道道東 // 珊瑚草‧網走監獄

註:本文於2010年04月11日刊在《澳門日報》新園地的《男人表情》

    秋季往日本賞紅葉,是多數遊客的指定動作,不過來到網走,大可改為觀賞珊瑚草。

    每年九月,生長在鹽分濕地的珊瑚草,便會由綠轉紅。驟眼望去,就像大片紅色的草地,蔚為奇觀。此植物最早於厚岸的牡蠣島發現,故原叫厚岸草,不過貌似珊瑚,才逐漸叫作珊瑚草。

    駕車往能取湖南岸的卯原內園地,便有珊瑚草群落地,被稱作“日本一珊瑚草群落地”。何謂日本一?即全日本面積最大,約有四公頃。故每年秋天,專誠來訪的遊客也多,約有廿萬之數。

    往機場前,到最後景點遊覽,乃“網走監獄博物館”。建於明治時期,後來停止運作,便將原有建築遷到天都山附近,建成現今的博物館,呈現舊有的監獄風貌。

    為何監獄也做博物館?其實跟北海道的開發有莫大關係。北海道本來是原始森林,荒蕪之極,當時日本政府欲開墾之,不過預算花費龐大,碰巧國內囚犯過多,便想出勞役他們的辦法,以減省開支。先將他們遷到北海道東北的網走,然後讓他們開闢道路,日夜趕工,來完成這艱巨任務。不過因此令二百多名囚犯死亡,故北海道今天的光輝,乃囚犯們的血汗建成。

    博物館內,像個大學校園,不止綠草如茵,還鳥語花香,並有小橋流水,環境十分優美,心想若沒勞役之苦,這裡的生活還眞寫意。建築方面,不止有獄舍,還有探監用會面室、宿舍、浴場、法庭、食堂、醃菜庫,還有當年的辦公室等等,通通擺放眞人大小的囚犯模型,栩栩如生。草地上設有農場,讓囚犯們耕種,自給自足。來到博物館,別忘記到資料館,內有模型展示當年囚犯開拓北海道的實況。想吃監獄餐?大家也可來體驗,不過我見賣相麻麻,始終沒試。

    道東之行,至此完畢。車子入滿油交還租車店後,我們便乘內陸機,由女滿別機場飛往東京羽田機場,展開東京之旅。下次再談。

    (日本道東自駕遊‧廿七‧完)


 能取湖南岸的卯原內園地,便有珊瑚草群落地,被稱作“日本一珊瑚草群落地”

 珊瑚草@能取湖南岸的卯原內園地

 珊瑚草@能取湖南岸的卯原內園地

 《網走監獄博物館》

 《網走監獄博物館》

 《網走監獄博物館》像個大學校園,不止綠草如茵,還鳥語花香

 《網走監獄博物館》像個大學校園,不止綠草如茵,還鳥語花香

 《網走監獄博物館》像個大學校園,不止綠草如茵,還鳥語花香

 《網走監獄博物館》像個大學校園,不止綠草如茵,還鳥語花香

 草地上設有農場,讓囚犯們耕種,自給自足

 資料館內有模型展示當年囚犯開拓北海道的實況

 資料館內有模型展示當年囚犯開拓北海道的實況

 《網走監獄博物館》

 此君就是逃獄高手五寸釘寅吉。原名西川寅吉。

 日本人爭取奪回被俄國佔領的北方四島。

車子入滿油交還租車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