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31日 星期二

矮櫈再現!《灶記》西多淋煉奶

2012_0130_01.jpg
新店門面 / 拍攝:老陳

澳門青洲,繼《劉記》消失後,《灶記》也要走上被清拆的命運。

於今年1月8日凌晨4時,天未光,店主在不知情下,牌檔已突然被有關方面鏟平。

難得的街頭大牌檔風味,僅有的澳門本土特色,店主數十年的心血,只消一個清晨,便幻滅於眼前。

不少老街坊與熟客,也驚覺牌檔的消失,而全澳的老饕,也難相信這事實,因大家都趕不及來吃最後一餐,見最後一面,甚至拍照留念,無不唏噓。

此乃五十多年的老字號,店主由上世紀80年代開始接手經營,一直是街邊的木屋組成,矮檯矮櫈,是其特色。

食客都不介意擠在小店,面向馬路,坐在矮櫈,彎著身子,近乎蹲的姿態來歎茶,可憎從今以後,此情不再。

可幸的是,早於去年八月,店主已開設了分店,是為《灶記冰室》,令《灶記》的生意可延續,並於閣仔設置矮檯矮櫈,務求重現青洲的牌檔風味。

2012_0130_04.jpg
閣仔設置矮檯矮櫈,務求重現青洲的牌檔風味 / 拍攝:老陳

2012_0130_05.jpg
為體驗牌檔風味,都不介意近乎蹲的姿態來歎茶 / 拍攝:老陳

2012_0130_02.jpg
樓下格局與一般食店無異 / 拍攝:老陳

2012_0130_03.jpg
牆上印有昔日青洲牌檔的照片 / 拍攝:老陳

食物款式方面,基本上跟舊店一樣,並沒多少改變,只是多了碟頭飯供應。

是次便簡介一下各款食物。

2012_0130_06.jpg
拍攝:老陳

MOP8 熱奶茶

青洲店用的是水杯,分店亦然,不過店員說有茶杯,故試之。

《灶記》的奶茶,屬於茶味清而不太濃的風格,也喝得出茶香。

質感夠滑,不怕嚡口,且具奶香,能與茶味並存,兩者兼而有之。

雖未至於濃稠厚身,但整體來講是不錯的。

2012_0130_07.jpg
拍攝:老陳

MOP8 熱咖啡

記得青洲時的熱咖啡,是濃郁不酸的版本,有點像越南咖啡。(註:咖啡的酸度也是欣賞指數,並非酸就是不好)

來到分店,濃郁度卻有少許下降,味道變得溫和,那要看你的口味了。

我個人而言,會比較喜歡濃郁一點。

2012_0130_08.jpg
拍攝:老陳

MOP17 西多淋煉奶 花生醬餡

註:若不要花生醬餡,只需MOP15。

光顧青洲店時,愛其西多,故來到分店也試之。

以煉奶代替糖漿,這吃法並沒有列在餐牌,但跟店員說明的話,也會供應。

煉奶好處,是比糖漿的甜美,更添奶香層次,絕對是另一番風味,建議一嘗。

牛油一塊,自行將其與煉奶混和,並以刀垂直插遍包身,令牛油煉奶滲入包內,更為入味。

雖沒《新鴻發》般挺身,但水準也佳,煎得表面金黃,香脆而不過份油膩,花生醬餡夠甜美之餘,又不怕膩。

整體來講,味道是偏甜美的,不嗜甜的或不喜歡,但我認為未算死甜地步,依然算是有水準。

2012_0130_09.jpg
拍攝:老陳

2012_0130_10.jpg
拍攝:老陳

MOP27 牛尾通心粉 加煎蛋

註:若不加蛋,只需MOP22。

牛尾湯通,算是《灶記》的招牌菜。

紅蘿蔔粒及薯仔粒通通落齊,還有切件的牛尾,材料齊全不馬虎,再加隻煎蛋,更覺營養豐富。

要讚的,是湯底夠濃味,且茄酸味不過份,喝得出蔬菜甜香,而非紅色茨粉水。

牛尾的肉夠腍滑,也易離骨,吃得容易,又夠肉香,不錯。

煎蛋有脆邊,若然蛋白煎得更嫩就更好。其實只要鑊夠熱時才下蛋,蛋白自然易脆邊又夠嫩,很難失手。

整個菜式都很不錯,唯獨是通粉質感偏腍,爽彈感不足,以咖啡室(港:茶餐廳)來比,這方面始終《新鴻發》《新威廉》優勝。

2012_0130_11.jpg
拍攝:老陳


2012_0130_12.jpg
拍攝:老陳

MOP13 趣脆咖喱辣魚包

店家標榜豬仔包於老字號批發《均昌》取貨,特點是外表極脆,包身不過份硬,整體較實淨,而非鬆化。

單以豬仔包與《新鴻發》《咖啡明》比較的話,後兩者脆度沒這個好,但包身較鬆化,撕得容易。

愛實淨的,會喜歡《灶記》。至於愛鬆化的,則會喜歡《新鴻發》《咖啡明》。故包身好與不好,得看大家的口味了。

澳門的咖喱辣魚,原材料就是罐頭吞拿魚,故魚味淡,要靠咖喱添香辣,更要洋蔥增甜香,主要吃其惹味,而不是魚味。

咖喱辣魚的味道算是夠香也夠味,惹味中見甜味層次,算是不錯。若然汁水多一點,味道再鮮香一點,相信會更滋味。

最後一提,跟青洲店一樣,店家有落肉鬆,但我覺得作用不太明顯。

2012_0130_13.jpg
拍攝:老陳

2012_0130_14.jpg
拍攝:老陳

MOP7 冰火菠蘿包

其實即是鮮油菠蘿包,亦即人稱的菠蘿油。

包身夠挺,質感鬆軟中偏實在,菠蘿皮不易甩,質感有少許硬,甜美度中等。

鮮油不少,足兩塊之多,吃得滿足。

整體來講很不錯,只是有《新鴻發》《百樂門》、《雄興軒》及《賢輝》等高手在前,尤其《新鴻發》做到質感鬆化之餘也香噴噴,而《賢輝》也內外烘至焦香鬆化,《灶記》的便給比下去了。

2012_0130_15.jpg
拍攝:老陳

2012_0130_16.jpg
昔日青洲店的門面 / 拍攝:老陳

總結:

光顧《灶記》,向來是吃其風味。

如今青洲店已被清拆,要再懷念這牌檔的食物,唯有幫襯新開的《灶記冰室》。

不過店舖始終不是牌檔,往昔風景,再不回來。

店主於閣仔設置矮檯矮櫈,以求提供近乎青洲牌檔的環境,算有誠意。若然可將閣仔打理整齊,收好雜身存貨等,並處理好通風問題,當然錦上添花。

食物來講,我推介西多淋煉奶,另外還有牛尾湯通,雖通粉質感有改善空間,但湯底與配料並不馬虎。

其實撈麵及炒粉麵與炒通粉等我也試過,撈麵會較出色,炒粉麵與炒通粉始終比不上《新鴻發》,但不算差,閒來一試也無妨。

2012_0130_17.jpg
昔日的青洲店 / 拍攝:老陳

2012_0130_18.jpg
昔日的青洲店 / 拍攝:老陳

2012_0130_19.jpg
昔日的青洲店 / 拍攝:老陳

2012年1月29日 星期日

新加坡 // 黎記雞飯

註:本文於2012年01月29日刊在《澳門日報》新園地的《男人表情》

    黎記雞飯始創於一九五三年,分店衆多,全由中央廚房供應,除了黃埔熟食中心的檔口。我當然想光顧後者,可惜去到方發覺碰巧例休,都怪準備工夫做得不足,沒辦法之下,唯有幫襯總店。

    總店位於馬里士他路,並非大牌檔,乃正正式式的店舖。雖裝修簡潔,不過冷氣開放,乾淨企理,換句話說,收費也不便宜,一個雞飯套餐盛惠坡幣七元,比熟食中心公價的三元貴得多,而只是多了碟小棠菜。跟不少店一樣,除了切雞外,還有豉油雞及燒雞的選擇,不過於我而言,海南雞飯本來就是切雞版本,故沒必要試其他的。

    雞飯套餐包括雞件、油飯、湯及菜,雞件切得幼身,闊大約一公分,近乎泰式,只是沒去骨。有調味,乃淡豉油、麻油及紅蔥油等,而不是單純的白切雞,雖調味頗香,也惹味,但相對來講,雞的本味只算中等,未算太鮮甜,但也好過天天及文東記,可惜比不上新記、亮耀及大坡,除非你愛調味多於雞的本味。肉質算嫩,不嚡不霉,只是彈性一般,客觀來講,中央廚房能有此水準,算是很不錯了。

    油飯非常出色,不止粒粒分明兼爽身不油膩,而且味道極鮮甜,吃落也極煙韌,皆因除了雞油及薑蔥蒜外,還有雞骨湯及香蘭葉同煮,所以比傳統浸雞水版本要鮮甜得多。湯也不馬虎,也非浸雞水,而是雞骨煮成,另加豆腐及生菜作配料,如此落本,怪不得比熟食中心貴一倍多。至於那碟小棠菜,雖爽口,但味偏淡,水準只算不過不失。

    有種飮品,到新加坡必喝,乃酸柑汁是也,一般以熟食中心或街頭小店的比較好,但黎記的水準也極高,酸味與甜味兼而有之,且帶濃濃的酸柑清香,最重要是不死酸,喝得甚開胃。同時也試了薏米水,卻味太淡,沒薏米香味之餘,又不夠濃稠,不推介,還是光顧熟食中心或友記好了。

    地址:342 Balestier Road;營業時間:早上七時半至晩上九時半。

    (新加坡之味‧雞飯篇‧四)



 總店位於馬里士他路,並非大牌檔,乃正正式式的店舖

 雖裝修簡潔,不過冷氣開放,乾淨企理


 一個雞飯套餐盛惠坡幣七元,比熟食中心公價的三元貴得多,而只是多了碟小棠菜

 雞件切得幼身,闊大約一公分,近乎泰式,只是沒去骨

 黑醬油、辣醬及薑茸

 油飯非常出色,不止粒粒分明兼爽身不油膩,而且味道極鮮甜,吃落也極煙韌

 湯也不馬虎,也非浸雞水,而是雞骨煮成,另加豆腐及生菜作配料

 至於那碟小棠菜,雖爽口,但味偏淡,水準只算不過不失

有種飮品,到新加坡必喝,乃酸柑汁是也

2012年1月22日 星期日

八十多年竹昇麵!《梁慶記》

2012_0122_08.jpg
不起眼的街邊牌檔,卻是八十多年老字號 / 拍攝:老陳

有間街邊大牌檔,開在小巷中,隱世非常。

檯是典雅的中式木檯,疑似酸枝木,跟街邊的庶民環境相映成趣。其實以往是用普通摺檯的,只是近兩三年才換掉。

看似尋常麵檔,旅客經過不以為然,本地人也不是每個都知,來捧場的多是街坊及熟客,其實此店來頭不少,乃八十多年的竹昇麵老字號。

八十多年!比香港的《麥奀記》及《何洪記》更早創業。

名字?牆上釘著鋼牌,有三紅字,跟某湯粿條店一樣,叫作《梁慶記》,但當然沒有關係。


八十多年來皆自家打製竹昇麵 / 拍攝:老陳

2012_0122_01.jpg
老闆娘說別拍到她樣子,故我以水印遮之 / 拍攝:老陳

「我哋開張時,澳門都未有《黃枝記》。」三代目的老闆娘說。

不止於此,其實《六記》與《巨記》的上代老闆,年青時也曾於《梁慶記》打工,後來才自立門戶,同樣以竹昇麵聞名。

可惜的是,從來只是大牌檔,做的也是街坊生意,庶民價錢,庶民賣相,就算麵條水準再高,也鮮有生客光顧,唯念舊的熟客常幫襯。

老闆娘:「xxx由細食到大,耐唔耐都仲有返嚟食。」她指的是澳門某政界人物。

澳門已沒有了《青洲劉記》、《灶記》及《大利來記》,《咖啡明》也怕日子不遠,姑勿論以上哪間有水準哪間不好吃,澳門的牌檔命運,似乎都被賭權開放而影響。

難得有間具本土特色的牌檔,襯尚在時,大家宜珍惜之。

2012_0122_03.jpg
包雲吞 / 拍攝:老陳

2012_0122_04.jpg
拍攝:老陳

MOP20 雲吞牛筋孖水

甚麼叫孖水?就是粗麵的意思,老一輩都這樣叫。《梁慶記》是老字號,當然聽得明。

麵條自家製,而且是竹昇麵,靠竹槓壓出爽口質感,故鹼水下得少,故麵條不透明,且完全沒鹼水味。

麵條咬落甚有質感,爽口得來自然,實實在在,而非鹼水洗禮的硬爽口,且無橡筋感覺,又不易浸腍,非常有水準。

雲吞每天新鮮包,不夠再包。雲吞皮不易爛,用細隻蝦,還有豬肉,反而肥豬肉偏少,沒過份調味,自自然然,比較家庭感覺。

由於餡料肥豬肉成份低,而不像有打至起膠,故實淨度是差一點的,可幸未至於很鬆散。

牛筋味道入味,不過份濃,質感偏軟,唯件頭細了點,但價錢大眾化,以街頭牌檔來講算不錯。

街坊價錢麵食,因成本問題,湯底不可能用大地魚湯蝦籽等,但至少以大量豬骨來煲,喝得出鮮味,也令麵條帶湯汁甜味。

2012_0122_05.jpg
拍攝:老陳

MOP15 豬手撈麵

豬手燜得夠味,皮極爽,若然更腍就更好。肉是少了點,但收你MOP15而已,夫復何求?

幼麵撈得不錯,麵底夠爽,不腍不糊,味道不過份鹹,也鮮美,麵條始終是有水準的。

2012_0122_06.jpg
拍攝:老陳

2012_0122_07.jpg
拍攝:老陳

MOP20 咖喱薯仔雞翼麵

咖喱雞翼辣度溫和,咖喱味不算重,入味度中等。

至於薯仔,燜得入味,質感軟腍。

麵條爽口,盡是湯汁的甜味,不錯。

2012_0122_09.jpg
拍攝:老陳

總結:

一間食店,是否值得支持,有很多因素。

《梁慶記》值得被支持的原因,乃其竹昇麵的歷史,已有八十多年。

自家製竹昇麵條,甚有水準,尤其那實在的質感,爽口得自然,並且零鹼水味,何止不錯,簡直勝過坊間不少名食店。

不過大牌檔生意,迎合街坊,賣庶民價錢,在有限資源下,配料等則難以發揮,故略為平凡一點,是可以理解的。

但怎樣也好,店家已盡其所能製作有水準的麵食,以MOP15一碗的價錢來講,已算是交足貨有餘。

已搬遷 // 二百一有找!《琛情》庶民版私房菜

去年才介紹過《琛情咖喱》的咖喱菜式及黑椒牛柳,還有啥好介紹?當然是其私房菜式。

老闆兼大廚琛哥,曾於美國紐約Citi Group當廚,能為洋人做餐,對西菜當然有些本領。

不過客人光顧咖啡室小店,自然想快靚正,吃碗麵,來個碟頭飯,正路非常。故提供黑椒牛柳,已算踩界之舉,可幸食客甚識貨,而此菜式也大受歡迎。

所以欲試琛哥真本領,總不能要求快,得坐下來慢慢歎才是,最好方法,就是約齊老友知己,預先訂位,來品嘗私房菜式。

是次便約齊十六人,一齊試琛哥手勢。

才訂位,傍晚便告知餐單與價錢,連蔬菜、水果及甜品共十一道菜,臨時再加道咖喱魚(閒時單點也有),連同麵包、紅酒一瓶以及飲品各樣,最後埋單三千三,每人才MOP206.25,既有水準,又吃得捧腹叫飽,性價比高到不得了,誰說私房房一定貴?

以下便講解一下十一道菜式,足夠十六人享用。

註:海鮮價格浮動,且食材來貨與份量或不同,價錢以店家報價為準

2012_0121_161.jpg
琛哥曾於美國紐約當廚師 /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1. 南瓜海鮮湯

註:每人一碗

以公雞碗喝西餐,估不到吧?而且放有烤麵包丁,賣相似模似樣。

水準呢?豈止勝過豉油西餐的茨粉水,甚至比美餐廳的出品,直達國際級。

湯底看似只有南瓜茸,實質以大量海鮮來煮,只消喝一口,便會驚覺清鮮非常,而且甜美得自然,是真材實料的味道,一喝就知不馬虎。

由於沒茨粉,質感自然,不過份稠,喝後不覺膩,較適合廣東人口味。

配料方面,每碗都有青口、蝦及魷魚,正式西餐煮法,並非湯渣,而是嫩而有質感,且有鮮味,非常有誠意。

2012_0121_02.jpg
配料方面,每碗都有青口、蝦及魷魚 / 拍攝:老陳

2012_0121_03.jpg
雞扒沙律有檸檬皮帶出幽香 / 拍攝:老陳

2. 雞扒沙律

註:每人一客

是煎雞扒、蔬菜沙律與Mayonnaise(蛋黃醬)的組合,是道十分美式的沙律。

煎雞扒看似很乾,其實肉質彈牙,嫩而不韌,且有肉味。

蔬菜沙律以Mayonnaise(蛋黃醬)拌好,而且加有Lemon Zest(檸檬皮絲),味道微酸得來,又清新開胃,並有檸檬皮的幽香,椰菜及紅蘿蔔絲也爽脆不過份腍,值得讚。

2012_0121_04.jpg
此乃《琛情》招牌菜 / 拍攝:老陳

3. 黑椒牛柳

註:每人一客

黑椒牛柳向來是《琛情》耍家菜式,更是招牌菜,我去年初才介紹過。

私房菜的話,就會細份一點,因還有很多菜式等你吃。

誰不知美國的貴價Prime級扒非常靚?基本上任何人都煎得好吃。

但以大眾化價錢的牛柳來講,做到軟腍不韌,又有肉汁,而且質感不霉,兼夾有牛香味,乃揀貨與手勢的功力,這方面我敢說《琛情》是冠絕全澳的。

而且堅持美式做法,而非豉油西餐的淋醬汁或上鐵板,是我最欣賞的地方,皆因真正吃扒之道就是這樣的。

2012_0121_05.jpg
拍攝:老陳

2012_0121_06.jpg
檸檬皮絲為菜式增色不少 / 拍攝:老陳

4. 法式白酒鮑貝

註:圖為一碟份量,是次共有兩碟

並非罐頭那種鮑貝,而是像蜆的雙殼綱海產,不過比一般蜆還要大隻。

簡單的白酒煮,就是典型的法式做法,但不下忌廉,因不是做法式青口(Moules Marinières),而青口其實也有不下忌廉的版本。

白酒作用,港澳人常以為要吃出白酒味,其實酒精都蒸發掉,只讓其吊出貝類鮮香而已,而且為味道添層次。

白酒以外,還有洋蔥碎及Lemon Zest(檸檬皮絲),前者慢火起鑊用,以釋放甜味,後來煮時灑來增加幽香,令整體味道複雜。

可能你會問我有幾複雜,大家試過加與不加來煮便明。

廢話講完,究竟好吃與否?當然好吃,尤其鮑貝很鮮甜,質感既嫩且彈牙,又不過份韌,界乎蜆與花蛤之間。不用濃醬汁,便完全吊出鮮美味道,吃得出天然本味,是值得欣賞地方。

2012_0121_07.jpg
鰵魚扒極之厚身 / 拍攝:老陳

5. 西式煎焗鰵魚扒

註:圖為一碟份量,是次共有兩碟

鰵魚(音:敏魚)又叫鮸魚,是極大的海魚,一般都切件或做魚扒。澳門坊間少見入饌,不過也可在《亞豐素三世》找到Massada de Corvina(鰵魚湯通粉),是不日供應的葡國當地菜。

因魚扒甚厚,故先煎封表面,再伴以橄欖油、洋蔥、西芹、燈籠椒及葡腸,入焗爐焗至內熟,與厚牛柳的處理手法異曲同工。

魚扒質感實淨,咬落嫩而略彈牙,不霉不嚡,而且甚有魚的本味,並不淡味,也不怕與配料同床異夢,是不錯的西式魚菜式。

2012_0121_08.jpg
是為乾咖喱做法 / 拍攝:老陳

6. 咖喱菲律賓肉蟹

註:圖為一碟份量,是次共有三碟

老闆兼大廚琛哥,得葡藉的印度朋友教路,再鑽研咖喱做法,分門別類,按不同食材配合不同類型的咖喱,甚有誠意,故品嘗其私房菜,沒咖喱菜式不行。

而且堅持用新鮮貨,菲律實肉蟹乃親自往魚欄揀選,既生猛又肉厚,並非長期養在食店待死的貨色。

看圖便知,是乾咖喱做法,有別於泰式的濕咖喱加蛋漿,更不是落椰漿的版本,了解清楚便懂欣賞。

乾咖喱的風格,就是咖喱味濃香兼惹味,香口非常,且有洋蔥碎釋放甜香,味道又添層次。

肉蟹方面,一吃就覺肉質甚嫩,兼夾彈牙,明顯甚新鮮,故吃得出鮮甜的蟹味,而非只有咖喱味,是我最欣賞的地方。

2012_0121_09.jpg
拍攝:老陳

7. 咖喱桶蠔伊麵底

註:圖為一碟份量,是次共有三碟

咖喱蠔絕對是考工夫的菜式!

因生蠔久煮便過熟,輕煮便不入味,要煮得夠嫩時,又要咖喱入味,是高難度動作!

不過琛哥依然處理得好,煮得有蠔味又不過熟。

用的是美國桶蠔,比起一般生蠔,有何優點?乃肉厚之餘,又不失海水味及蠔味,蠔身嫩滑,而且裙邊不韌又沒渣。但要是跟日本廣島蠔比,後者當然更鮮美濃郁,但做咖喱就太浪費。

以伊麵墊底,索盡咖喱汁,又帶蠔鮮味,夠惹味!而且伊麵不過份腍,質感仍在,吃後不怕一口糊,更不怕膩。

要注意的是,咖喱汁不過份多,剛好掛於蠔身及伊麵上,不怕咖喱汁浸伊麵般,甚佳。

2012_0121_10.jpg
拍攝:老陳

8. 咖喱羊

註:圖為一碟份量,是次共有兩碟

三道咖喱菜式之中,以此道菜的咖喱汁最多,因為是燜煮菜式,合情合理。

以羊的排骨位來煮,好處是燜煮後質感依然彈牙,且帶嚼勁,嫩滑而不粗嚡,咀嚼後也沒渣。

因為脂肪少,沒明顯的羊羶味,不過有淡淡的羊肉香。咖喱不過份鹹,濃香之餘,又不蓋過羊味,調較得不錯。

薯仔方面,質感不過份硬,腍度適中,而且入味。

2012_0121_11.jpg
拍攝:老陳

豬仔包

吃咖喱,當然要叫豬仔包蘸汁,好過吃白飯呢!

2012_0121_12.jpg
拍攝:老陳

9. 牛骨湯煮雜菜

註:圖為一碟份量,是次共有兩碟

簡單的灼菜,以牛骨湯來煮,令其菜味鮮甜味兼而有之,而且不過鹹,又夠味道,更翠綠依然。

雜菜是椰菜及西蘭花,兩者質感不過份腍,略爽口,很不錯。

2012_0121_13.jpg
用的是湯麵碗,份量甚多 / 拍攝:老陳

10. 甜品

註:每人一客

基本上,這是喳咋,不過琛哥說有甚麼便下甚麼,不算是喳咋。

有紅豆、西米、芋頭等,椰漿少不了,最重要是有麥米,只是欠紅腰豆。

豆類等的質感甚佳,不過份腍,麥米的煙韌度足,最是過癮。

整體而言,不過份甜膩,有椰汁香又有豆味,連糖水都不馬虎,真無話可說。

2012_0121_14.jpg
拍攝:老陳

11. 飯後果

註:圖為一碟份量,是次共有兩碟

是日水果是哈密瓜,爽口清甜。

2012_0121_15.jpg
拍攝:老陳

總結:

老實講,在這裡吃私房菜,就是輸蝕在環境而已,加上人手問題,服務基本上也是老闆一腳踢,還有兼職的幫忙,所以比較街坊感覺,我覺得沒問題。

平均每人MOP210也不用,便吃到十一道菜,而且款款都有水準,並不馬虎,實在夫復何求呢?

尤其是「南瓜海鮮湯」,我覺得其水準是很高的,因你喝到的是真真正正的海鮮味,是西湯的一個良好示範。

另外還有「法式白酒鮑貝」及「西式煎焗鰵魚扒」都有驚喜,其他如咖喱菜式的水準更是不容置疑,向來都很不錯。

但要注意的是,價錢並非按人頭計,而是按餐單報價。即是商量好價錢後,店家準備好材料,而當晚才臨時缺一兩人的話,按價埋單,每人平均的價錢自然會高了,不難理解。

另順帶一提,酒水是另計的。想喝紅白酒的話,不妨問琛哥有否介紹,有時店裡會有些便宜貨,百多元左右有交易,也喝得過,但只限私房菜享用。

以我所知,還有煙肉蝦及咖喱風鱔等菜式,就留待大家發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