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7日 星期日

馬拉新山 // 南馬白派!晶晶雲吞麵

圖/文:老陳

註:本文於2015年12月27日刊在《澳門日報》新園地的《男人表情》

「叉燒雲吞麵」的「雲吞」是分上的

    新馬兩地,都可找到雲吞麵蹤影,不過常見是撈麵(當地人稱為乾撈),而非湯麵,且有黑派、紅派及白派之別。

    黑派即以黑醬油去撈,麵條色水較深,乃福建人口味,流行於中馬。白派亦是醬油去撈,色水較淺,較接近廣東人口味,流行於北馬,不過南馬也可找到,且更接近麵條原色。紅派最特別,乃以茄汁去撈麵,故麵條呈紅色,口味也帶酸,其實頗像廣東炸醬麵的味道,流行於南馬的笨珍(Pontian)。可見雲吞麵雖源自廣州,不過隨着廣東移民帶到馬來半島,經過數十年後,已融入當地人口味,且因地域之別,又演變出不同風格,過程有如澳門的澳葡菜。

劉先生是晶晶茶餐室的始創人

    新山有間晶晶茶餐室,雖有茶啡及美祿等飲品供應,但是不賣麵包及多士,亦沒有雞蛋,只賣雲吞麵,其實算是麵家。始創人是劉先生,自小在新山長大,目測應有七十多歲,由於他是廣東人,故經營雲吞麵店。麵條是自家製,本來是傳統的竹昇打麵,但工夫多,故現已改為機製。現已由第二代打理,他完全不過問,並跟我們說“費事煩”,有空寧願周圍尋找美食。

新山屬於南馬,晶晶自然屬於白派,故麵條毫無色水,其實有落一點醬青及豬油去撈

    來一客叉燒雲吞麵,端上桌是一碗叉燒撈麵,再加一碗淨雲吞。新山屬於南馬,晶晶自然屬於白派,故麵條毫無色水,看似味道很清,豈料吃一口,頓覺滿口麵香,香甜到不得了,而且實淨爽口,毫無鹼水味,非常出色。問劉先生,他說並非全沒醬油,其實有落一點醬青,即我們的生抽,並加豬油去撈。怪不得如此好吃!叉燒呢?就是薄切的瘦叉,中規中矩。雲吞以雞湯浸着,細粒,豬肉偏多,吃落帶天然肉甜味。

雲吞以雞湯浸着,細粒,豬肉偏多,吃落帶天然肉甜味 


    晶晶還提供辣椒醬版本的撈麵,即加辣椒醬去撈,令麵條變紅,但不同笨珍的紅派落茄汁。味道不算很辣,帶微微的醋酸,頗開胃,只是麵香會較遜色。最後還試了冬菇燜雞腳,炸透才燜,就如酒樓的鳳爪點心,鹹度低,不肥膩,易離骨,很不錯。

No.273, Jalan Kaloi, Batu 10, 81300 Skudai / 0730~1600 / 休周四

    (食在馬拉 · 新山篇 · 六)

 晶晶還提供辣椒醬版本的撈麵,即加辣椒醬去撈,令麵條變紅,但不同笨珍的紅派落茄汁

冬菇燜雞腳,炸透才燜,就如酒樓的鳳爪點心

 菊花茶味道偏清,少許甜,味道不算突出。


右邊的是第二代





2015年12月20日 星期日

馬拉新山 // 成記咖喱怡保沙河粉

圖/文:老陳

註:本文於2015年12月20日刊在《澳門日報》新園地的《男人表情》

成記的咖喱怡保沙河粉

    去旅行,睡個飽,來個自然醒,是不少人的指定動作。不過於老饕而言,會寧願少睡幾小時,也不願浪費開眼界的機會。






    大馬花園(Taman Sri Tebrau)的紀金發茶餐室內,有個地道小檔叫成記,鎮店名物是老闆自創的咖喱沙河粉,早上五時開始營業,十一時便關門。以為十時來吃已夠早?其實九時左右便開始沽清,所以想試的話,最好八時來到。

他們製的沙河粉,比一般的要闊得多,乍看還以為是拆開的豬腸粉


    老闆是怡保人,順理成章供應家鄉名物沙河粉,他於1973年便開始擺檔,有次嘗試以咖喱拌沙河粉,發覺不錯,就這樣發明了咖喱沙河粉,後來更成為招牌食品,成為新山獨有小吃,就算怡保也沒有如此吃法。他們製的沙河粉,比一般的要闊得多,乍看還以為是拆開的豬腸粉。除了沙河粉,也賣麵,是廣東人的銀絲蛋麵,見小檔內一個一個的放着。配料方面,有雲吞、叉燒及鳳爪,還有蠔油雞。


    先來一碟咖喱沙河粉,並非豉油撈,而是簡單淋上咖喱汁。湯汁不少,故浸着沙河粉,質感不稠,如湯水,色呈淺黃,並浮有紅油。配料主要是咖喱雞,還有少許叉燒及青菜,用的是雞件,不過碰巧給我雞全翼。夾起沙河粉,不易斷,可惜黏在一起,但見當地人吃得津津有味,似乎並不介意。吃之,驚覺質感極嫩,而且非常滑溜,咀嚼後不怕糊在口中,淡淡的米香中,滲透出香甜的咖喱味,確是不錯。咖喱汁辣度溫和,味道也不霸道,更不死鹹,細味之下,更覺湯汁帶有肉甜,因這咖喱乃與雞件同煮。雞件燜得入味,又易離骨,也佳。整體來説,雖是簡單小吃,卻有極佳的味道,值得一試。不過沙河粉沒怡保般柔韌,光顧前要有心理準備。


    也試了蠔油雞麵,是撈麵,麵條不多,並沒豉油,只靠蠔油雞汁伴着吃。麵條略爽口,不怕腍,吃落算是鮮味。蠔油雞是雞件,表面淨啡色,看似豉油雞,吃落雞有雞味,既嫩滑,又彈牙,味道鮮美,不怕太鹹,頗出色!


80, Jalan Badik, Taman Sri Tebrau / 0500~1100 / 休周一

(食在馬拉 · 新山篇 · 五)


 薏米水很淡味,一般般


2015年12月15日 星期二

忽然短評 // 辣得刺激!博多風「烈火拉麵」(激辛豚骨拉麵)

圖 /文:老陳


在「白濁豚骨湯底」中加入「辣油」及「辣汁」而成



注意


短評乃自費光顧,並非店家邀請,也非廣告鱔稿

食評只分析部分食過的食品,不代表推介全店所有食品

食評只代表該次水準,店家日後可能會進步、退步、失準或改變賣相等

如試後覺得水準及賣相有問題,歡迎到我FB PAGE善意交流


相隔兩個月,又光顧《博多一碗》分店,因為還有「烈火拉麵」(激辛豚骨拉麵)未試。

一般來講,福岡的「博多拉麵」,是在基本的「白濁豚骨湯底」中加入「黑蒜油」或「辣油」來轉換口味,故有層厚厚的油,很正常。

問店主,原來他們的「烈火拉麵」還加有「辣汁」。



要中辣的試試,其實還加有少許肉碎。


喝口湯,辣度不低,頗刺激,絕對有叠記(澳門店)及咖喱文(鏡湖店)的八成,怕辣者要小辣好了。

湯底因加有「辣汁」,多了鮮味,少了豚骨香,但我非劣評,因為也不錯,只是首次光顧的話,建議先試基本的「一碗拉麵」。


「叉燒」比以往的厚,肉質彈牙。


「麵條」依然結實(我揀「硬」)。


有免費「替玉」,即吃完可再添多個麵。

一如既往,替玉來個「煮五秒」,爽脆一下。


埋單才MOP$68,夠飽,且不失水準,兼夾是真正的九州福岡口味,夫復何求?

任斟凍茶,跟足日本當地 

在福岡吃博多拉麵,常見以「高菜」佐食,此店當然亦有提供

自家製麵,在分店可見製麵機

昔日短評:

昔日食評:

2015年12月13日 星期日

馬拉新山 // 汶強粿條仔

註:本文於2015年12月13日刊在《澳門日報》新園地的《男人表情》


    新山除了紅樹林蟹,粿條仔也是獨有的,一場來到,當然非試不可。

    何謂粿條仔?其實就似潮州的粿汁,同樣以滷汁作湯,不過並非配一塊塊的粿片,而是一條條的粿條。粿條是潮州的米製食品,形似廣東人的河粉。以為是同樣東西?其實後者源自廣州沙河鎮。昔日不少潮州人移民泰國,同時把粿條傳過去,泰國人跟潮州話讀之,叫作Kway Teow,我們直譯其音,變成貴刁,很多人以為是泰國食品,其實本來是潮州的。


    新山至少有四間聞名的粿條仔,不過時間有限,故只揀歷史最悠久的汶強。此店開業接近八十年,傳聞是當地第一間粿條仔,由潮州人鄭國英首賣,可惜不幸早逝,故由妻子吳賽清女士繼續經營。曾在十樓小販中心擺檔,後來遷至昔日的羅里關卡,還有魯馬固打的組屋區,最後才搬到士都蘭達拉路,現由第三代的鄭文強接手。汶強有兩個相鄰舖位,客人可坐店內,亦可坐店外的空地。門前是鐵皮車仔,掛起一隻隻滷鴨,並有煮粿條的大鍋,像燒味檔與粉麵檔二合一。

看他們煮粿條,乃用一隻筷子,拖着大量粿條在滾水中游走 

煮好時,才用爪籬撈到碗中,然後又放回爪籬,來回至少兩次才真正放在碗中 

煮好時,才用爪籬撈到碗中,然後又放回爪籬,來回至少兩次才真正放在碗中 

粿條甚多,似加底般,夾起不易斷,吃落驚覺甚柔韌,既嫩且滑,又夠彈牙

    看他們煮粿條,乃用一隻筷子,拖着大量粿條在滾水中游走。煮好時,才用爪籬撈到碗中,然後又放回爪籬,來回至少兩次才真正放在碗中。來一碗粿條仔試試,滷汁湯呈深啡色,以八角、桂皮、甘草、當歸等煮成,但不怕滿口藥材味,反而頗鮮美。粿條甚多,似加底般,夾起不易斷,吃落驚覺甚柔韌,既嫩且滑,又夠彈牙,水準甚高,絕對不遜怡保的沙河粉,難怪是新山名物。才馬幣一點五元,即三港元有找,極便宜。


滷鴨

    粿條仔沒配料,須另叫滷味,故來一碟滷鴨試試。吃落肉質實淨彈牙,滷得入味,又不過份濃,不怕死鹹,非常不錯。還試了滷豬頭皮,只橫向起皮,沒肥膏,並非像澳門般當五花肉打直切。滷成淺啡色,切條狀,已捲曲,吃落甚滑,略結實,又帶軟,沒豬臊味,只有清鮮不鹹的滷水味,值得一試。

#G-06, Jalan Pandan 1, Pangsapuri Impian, Stulang / 0930~1500, 1800~0330 / 休周二

    (食在馬拉 · 新山篇 · 四)

滷豬頭皮 

 薏米水的味道很淡,這種飲品還是新加坡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