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9日 星期日

北海道道東 // 姬鱒‧公魚‧奈辺久

註:本文於2009年11月29日刊在《澳門日報》新園地的《男人表情》

    阿寒湖有啥美食?當然是湖鮮。

    阿寒湖盛產姬鱒,是為Himemasu,是鱒魚的一種。沙甸魚般大小,因肉質幼嫩如女性皮膚,故以姬命名。此湖也盛產公魚,是為Wakasaki,乃身長四厘米左右的小魚。

    哪間食店好?有家四十四年老字號,叫奈辺久,店子不大,裝修簡樸,主打鄕土料理,即以當地產物,配以地道方法做菜。想試齊兩種湖鮮的話,我建議點“阿寒湖套餐”。

    打頭陣的小鉢,有山菜及季節珍味。山菜即野生菜,是次為涼拌草蘇鐵,綠色的,莖幼短,頭部像菜花,味清新。珍味即醃菜,賣相像四川泡菜,頗爽脆開胃。

    刺身是姬鱒Ruibe(ルイベ),即冰切。先把魚肉雪至結冰,然後切片,是地道吃法,別誤會師傅未解凍。姬鱒肉身呈橙色,跟三文魚無異,因同屬鮭科。入口有淡淡的魚味,質感幼滑,果眞嫩如女孩子皮膚。還有姬鱒魚卵,跟三文魚卵一樣,形同橙紅色的圓膠囊,只是細一點。粒粒分明,不怕黏,咬破卵子,汁液湧進喉頭,鮮味隨之而來,完全不腥。

    主角之一登場,是鹽燒姬鱒。原條燒至皮脆,肉不怕柴皮,鮮美又幼滑,眞是人間極品。碟旁伴有幾條佃煮公魚,佃煮即用醬油、砂糖及味醂去煮,故味濃而帶甜,黑漆漆,黏黏的,非常下飯。

    第二主角是天麩羅,有公魚及野菜。公魚有十多條,必是雙數,因師傅每兩條蘸粉炸之,甚有趣;其實其他食店也同樣手法,可能是傳統。連骨吃,外脆內嫩,吃得出魚味,我覺得比佃煮好吃。時令野菜是毛茄,即羊角豆,炸得外脆內嫩,非常不錯。野菜中還有行者蒜,是北海道特產,切成細條狀,如牙籤,深啡色的,入口香脆,味濃烈。

    喝罷麵豉湯,為這套餐謝幕,但仍要安歌,因此店的蕎麥麵,選用聞名的十勝產蕎麥粉手打而成,非吃不可。選個冷的六人分吃,入口煙韌彈牙,完全不是澳門坊間的腍身貨色,配合麵條上的山菜,這風味眞是阿寒獨有。

    (日本道東自駕遊‧八)

 《奈辺久》是四十四年老字號

 山菜(こごみ) (阿寒湖コース)

 姬鱒魚卵 (阿寒湖コース)

 姬鱒Ruibe(姬鱒のルイベ) (阿寒湖コース)

 公魚天麩羅 (ワカサギ天ぷら) (阿寒湖コース)

 行者蒜(にんにく) (阿寒湖コース)

 鹽燒姬鱒 (阿寒湖コース)

 佃煮公魚 (ワカサギ佃煮) (阿寒湖コース)

山菜冷蕎麥麵

米芝蓮印象

去年《米芝蓮指南香港澳門2009》名單一出,惹起食界爭議,不少香港食家齊炮轟之,實在理所當然,皆因還有太多具份量的食肆,竟然榜上無名。

可能是這因素,故2010年版,增添了不少早該上榜的食肆。如香港的《蓮香樓》、《鹿鳴春》及《大榮華酒樓》,港老饕皆知是好店,識貨的早就常幫襯,可幸今年終於上榜。而《添好運》這種庶民點心舖,竟也惹來米記食探造訪,可能做足事前工夫,又可能老闆曾是四季酒店《龍景軒》大廚,故引起米記注意。

不過,漏網之魚依然眾多。在我心中,至少《源記》的蛋茶、《今村》及《鮨雄》的壽司與刺身、《元祖札幌》的極上醬油拉麵、《九記》的牛腩、《麥奀》老舖的雲吞麵、《陳勤記》鹵水鵝以及《傷心》的酸辣粉,應該上榜。

澳門又如何?精選食肆類別,新添了《祥記麵家》,算是遲來的嘉勉。

此麵家歷史悠久,仍堅持竹昇打麵,那彈牙的質感自然,勝過坊間不少橡筋麵,且鹼水用量剛好,致麵條沒半點鹼水味。至於湯底,以大地魚蝦子煮成,真正湯清而濃鮮,用來做雲吞麵,實在配合非常。還有那雲吞,一口大小,十分傳統,肥豬肉餡甘香鮮甜,只要用心去吃,必將坊間沒鮮味的雲吞分辨出來。雖然近年質素已每況愈下,但吃盡坊間的雲吞麵,論傳統、湯底、雲吞餡的堅持,又有哪家比這勝任呢?

另一精選食肆《龍華茶樓》,也是新添的。不過論食物質素,又未至於最好,但論環境,堅持舊式廣東飲茶格局,與城中賭場酒店的華麗中菜廳抗衡,實在值得拍掌。

《永利軒》首獲一星食肆,可謂吐氣揚眉,其實在我心中,其質素早就超越《金殿堂》及《帝影樓》,故今年後兩者被摘星,可算還《永利軒》一個公道。《紫逸軒》得二星,則有點過譽,我覺得最多只屬一星,因也不算差,至少環境及食物賣相,確是精緻的。

還有《Aurora》也是首獲一星,亦是來得太遲。此店由意大利名廚Michele Dell'Aquila主理,此君來自意大利的 Il Castellana Grotte餐廳,曾在峇里及東京的Bvlgari Resort的Il Ristorante任主廚,實力已不容置疑。嘗過這位大師的手勢,在傳統的Carpaccio(意式生牛肉薄片)上,將Balsamico(意大利黑醋)做成啫喱小粒放在肉片上,果真做到提味的效果,而非坊間的fusion菜般只得噱頭,令我印象深刻。

另有道叫Spaghetti Senatore Cappelli al Nero di Seppia con Gamberetti, Brodo di Mare e Citronella的,簡單講句,就是Senatore Cappelli意粉伴墨魚汁、蝦肉、海鮮湯及香茅。Senatore Cappelli意粉乃銅模壓製,特點是表面粗糙,可讓醬汁更易黏著,入口甚有質感,非坊間甚麼Barilla意粉可做到。那些蝦也不是普通貨色,而是意大利西西里島的紅蝦,那種濃郁鮮甜蝦味,以及地中海氣息,與本地蝦的清甜又不同。墨魚醬汁帶鹹香,並非得個黑字,而且稠得彈牙,如新鮮蛋白打好的Mousse,令口感更添層次。整體就比《經典》等意大利餐廳勝一籌,試過就知龍與鳳。

不過說到底,食肆有否得到米芝蓮認可,也只是個參考,再者,於我心中有就有本屬於自己的米芝蓮,隨心方向去欣賞食物,又何須理會食肆質素有否被某某認可呢?

2009年11月22日 星期日

北海道道東 // 泥火山‧綠藻球

註:本文於2009年11月22日刊在《澳門日報》新園地的《男人表情》

    阿寒湖南岸,被開發成旅遊區,到處是溫泉旅館,亦是遊客唯一落腳地。

    遊覽阿寒湖,可乘觀光船,中途在北邊的忠類島停留,參觀綠藻球展示觀察中心。可惜我們錯過最後船班,唯有趁太陽下山前,趕緊去看泥火山。

    在觀光船碼頭附近,可找到“Bokke遊步道”(ボッケ遊步道)。Bokke(ボッケ)是愛奴語,乃沸騰之意,就是指這裡的泥火山。此遊步道就在湖邊,左邊是壯闊的湖景,湖水洶湧澎湃,感覺如大海;右邊是原始的樹林,樹高至少十米,人在其中,別有一番滋味。起行不久,便見弁慶之足湯,是免費的露天溫泉,任由途人浸腳。

    沿途拍照,左看右望,步行約半小時左右,便聞到硫磺味,代表到達泥火山。其實所謂泥火山,外觀上,就是翻滾的泥漿。靠近湖邊,有個數平方呎大的,泥漿水分過多,像泥水,只有一小撮在沸騰,毫不壯觀。不遠的高處,有塊木牌,寫着Bokke的日文片假名,立即去看,原來有木欄圍着大片泥漿低地,比剛才湖邊的大十倍有多,起泡翻滾的泥漿面積也較多,這才像樣。

    回程時,發現有一歌碑,刻着《Marimo之唄》(マリモの唄)的首段歌詞。歌名直譯是“綠藻球之歌”,乃1953年安藤女士所唱,於網上可找到原歌,編曲與唱腔皆悲淒。如望着歌碑,面向湖景,確有幾分寂寞愁緖。

    錯過了綠藻球展示觀察中心,不要緊,在碼頭附近的店舖,有大量綠藻球浸在水中出售,任君觀賞。除此之外,也有不少綠藻球的公仔及鎖匙扣,大多表情可愛,做手信不錯。但有種叫Marimokkori(まりもっこり)的公仔,乃綠藻球與人的合體,多數是超人服飾,表情猥瑣,兩腿之間呈半圓狀,皆因其名稱玩食字,由Marimo(マリモ)與 Mokkori(もっこり)合成,後者正是日文俚語,解作男性的生理反應,日本人這玩意眞邪念。

    以為此物會不受歡迎?其實這裡的手信店皆有發售,也不乏女性遊客捧場。碼頭附近更有人般高的Marimokkori,全身是木板,下邊是軟綿綿的半球,不少遊客與之合照呢!

    (日本道東自駕遊‧七)


 阿寒湖

 阿寒湖的湖水洶湧澎湃

 《Bokke遊步道》(ボッケ遊步道)入口

 弁慶之足湯,是免費的露天溫泉

 ボッケ遊步道穿越原始樹林,樹高至少十米

 泥火山

 泥火山

 《マリモの唄》歌碑

 綠藻球

Marimokkori(まりもっこり)的公仔

2009年11月15日 星期日

北海道道東 // 下一站‧阿寒湖溫泉區

註:本文於2009年11月15日刊在《澳門日報》新園地的《男人表情》

    是次自駕,由道東的南邊,遊走至北,行程緊密,故首日在釧路,翌日中午便要離開,駕車往阿寒町的阿寒湖溫泉區。

    一般來講,遊釧路,是指舊釧路市,即是漁港的部分。而去阿寒湖,則是阿寒町的阿寒湖溫泉區。不過於05年,阿寒町歸入釧路市,故身在阿寒町,還算在釧路,但地理上有四十多公里之隔,車程更有八十公里之多。

    離開釧路前,尙有一個上午,故於出車前,在市區閒逛一下。

    先往北海道立釧路藝術館,此乃紅磚風格的建築物,集展覽館、劇院及敎室於一身,可惜時間尙早,仍未開門。繞過藝術館向北行,走到幸町公園,會見一蒸汽火車頭,是已退役的C58106號。繞過和商市場,可見Grace敎堂,體積不大,設計簡約,外牆淡橙色,屋頂瓦則淡綠色,顏色配搭如哈密瓜,甚卡通化。隔鄰就是釧路駅,已百年歷史,釧路濕原Norokko號就在此出發。離開釧路駅,沿着北大通南下,當見到漁人碼頭MOO,就是釧路川北岸,這裡有橫跨釧路川的幣舞橋。

    閒逛完,便回酒店退房,一行六人駕車北上阿寒湖,中途停留釧路濕原展望台,看日本最大的濕原——釧路濕原。展望台磚紅色,外形像堡壘,可在屋頂用付費望遠鏡遠眺濕原,或在二樓用液晶熒幕望遠鏡,後者勝在可分享畫面,缺點是隔着室內玻璃。若然時間許可,最好往四公里外的溫根內木道,因可近距離接觸濕原。

    到達阿寒湖溫泉區,乃阿寒湖南邊,建有不少溫泉旅館,是旅遊勝地。

    阿寒湖是淡水湖,由雄阿寒嶽火山爆發而成,湖鮮豐富,當中以姬鱒及公魚最聞名,非試不可。湖底有種叫Marimo的綠藻球,像毛絨,日本人稱之為Marimo,到處可見以此為造型的公仔。

    日本最大的愛奴族部落,也在這溫泉區。所謂愛奴族,就是北海道原住民,沒有日本人的血統,反而更像高加索人種。他們有自己的獨特文化,連飮食和衣着也不同。

    一於下次詳談。

(日本道東自駕遊‧六)

 北海道立釧路藝術館

 已退役的蒸汽火車頭C58106號@幸町公園

 Grace敎堂

 釧路駅

漁人碼頭MOO

2009年11月10日 星期二

再談香港《壽司處 今村》

第二輪刺身 / 拍攝:老陳

是次Omakase有兩盤刺身,談過第一盤,今次到第二盤。

同樣有多樣海鮮,有黑曹以、金目鯛、秋刀魚、水魷魚、野生大拖羅、甘海老、活北寄貝及粒貝。

黑曹以,是白身魚,日文為クロソイ(Kurosoi),在北海道則叫クロゾイ(Kurozoi),港澳人一般叫作黑曹,入口就是肥美軟滑,不錯。

金目鯛,也是白身魚,大家也不陌生。這裡提供的,口感軟滑得來實淨,實在鮮甜肥美,勝過坊間的普通沒味貨色。

不少人對秋刀魚刺身的印象,是又腥又霉,全因那是坊間的劣品或是超市的貨色。《今村》的秋刀魚來自九州,肉身通透,入口肥美軟滑,鮮味得不得了。

水魷魚有吸盤及肉身部份,很有嚼頭,越咀嚼越有鮮味,並非坊間的沒味魷魚。

最驚喜是野生大拖羅!坊間一般都不會用日本吞拿魚,大家要知道就算日本當地,也不是隨便可吃到野生的。《今村》取得和歌山勝浦的野生藍鰭吞拿魚,怎可不吃?嚴格來講,該次所吃的是接近中拖羅的位,乃較有口感的地方(太肥則口感略遜),入口有股海洋氣息,那油香與魚香充斥鼻腔,那境界之美妙,絕非跨口。

大家都熟悉甘海老,即是甜蝦,但質素與坊間不同。蝦身入口軟綿,濃濃的蝦甜味滿口腔,與坊間的高低立見。

相信不少人也吃過北寄貝。以為是紅色的?其實那是熟的平價貨,因活北寄貝是灰色的。《板長》也有提供活北寄貝,但那貨色,連北海道釧路市HK$10一大隻的貨色也不如,因為毫無鮮甜味。

《今村》的活北寄貝,不止爽口,而且鮮味得很,只要你吃過,便會醒覺坊間的質素何其垃圾。

粒貝,即是響螺,可能大家已受夠沒味的貨色,以為要猛蘸醬油方可,大錯特錯。因為好質素的粒貝,不但有嚼頭,而且鮮甜得很,是人間極品。

吃完第二盤刺身,以為輪到壽司,不過還有日本岩蠔。

論日本蠔,人人皆知廣島蠔,因為蠔味濃郁;其次是北海道厚岸蠔,到道東必吃。至於岩蠔,非日本東北地區莫屬。岩手、宮城及青森皆聞名,《今村》的岩蠔就是來自青森。

若你喜歡法國蠔的爽脆與海水味,吃日本岩蠔時,記得轉個角度去欣賞。岩蠔通常大如手掌,肉身一分為三,連殼上桌,放上紅蘿蔔茸及蔥花,配以醋汁,就是日式吃法。這青森岩蠔,入口有蠔味,也有海水氣息,屬於creamy類,但不致於一口糊,很好。

活北寄貝 刺身 / 拍攝:老陳

活北寄貝 刺身 / 拍攝:老陳

和歌山 勝浦 野生吞拿魚 中拖羅 / 拍攝:老陳

青森 岩蠔 / 拍攝:老陳

2009年11月8日 星期日

北海道道東 // 釧路炸雞

註:本文於2009年11月08日刊在《澳門日報》新園地的《男人表情》

    上次談釧路的爐端燒,篇幅所限,未提及另一食店煉瓦。煉瓦是店名,亦解作磚頭,因店舖由磚頭倉庫改建,故得名,沒釧路爐端的簡陋,也較大間。由水產公司直營,海產價廉物美,値得一試。不過形式上乃一檯一爐,烤食物亦要親力親為,有別於全店食客圍爐而坐的感覺。

    釧路有種食物,日語叫Zangi(ザンギ),有說發音源自普通話的“炸雞”,乃二次大戰後由中國傳到日本,然後在釧路發揚光大。

    單獨叫Zangi的話,就是炸雞塊,故我稱之為釧路炸雞。但有時會見Tako Zangi(たこ ザンギ),Tako解作章魚,即是材料換作章魚件而已。道東北邊的網走市,同樣有Zangi,不過一律是炸三文魚塊,乃標榜當地盛產鄂霍次克海鮮,且流行做成蓋飯。

    釧路最老的炸雞店,就在榮町三丁目,叫鳥松,乃桑原清於1955年創立。現已是第二代,店主為高倉悟。店子小,佈置簡單,只有長U形吧檯位,三邊共容十五位食客,餘下一邊,乃師傅的炸爐所在。跟釧路爐端的形態相近,食客排排坐,看着師傅即席炸雞,很有街坊小店的味道,氣氛熱鬧親切,故別以為賣炸雞就是美式快餐店格局。一般來講,到炸雞店如同往居酒屋,喝生啤,吃炸雞,大家談笑風生,慢慢消磨時間。

    釧路炸雞是啥模樣?其實就是蘸粉漿的炸雞件,細細的,貌似鹽酥雞,雖號稱以十種調味料醃過,不過味道偏淡,唯雞肉軟滑,不怕又硬又乾。落單時,你可選擇有骨或無骨的,不過後者貴一百日圓一份。想打包亦可,店家會用錫紙將雞件包好,再裹以一張印有店名的紙,然後像紮生日蛋糕般用尼龍繩紮好。

    在榮町二丁目,即鳥松的下一條街,有間叫鳥善的,與鳥松亦有些關係。這店有三十多年歷史,店主內間木徹也,就是鳥松第一代店主桑原清的徙弟。賣的炸雞,同樣分有骨與無骨的。至於哪家質素較好?則見仁見智了。

(日本道東自駕遊‧五)


 《鳥松》乃桑原清於1955年創立

 《鳥松》很有街坊小店的味道,氣氛熱鬧親切

 《鳥松》第二代店主高倉悟

 打包外形特別

《鳥松》的釧路炸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