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

火灸厚叉燒!《匠ラーメン》的海鮮濃湯、醬油白湯、辣味噌肉醬拉麵

拍攝:老陳
剛巧光顧那天是正式試業的第一天,講都冇人信 / 拍攝:老陳

是次食評光顧拍照次數:1次
2013年11月29日
註:店家日後可能會進步或退步,食評只代表該次水準

無獨有偶,十一月的最後一個星期,除了《らーめん專門店 一竜》於周一開始試業,《匠ラーメン》亦於周五開始試業。
同樣是澳門人自創品牌,同樣有秘密武器,就是海鮮做的湯底。
《一竜》擺明車馬是「蝦湯底」,至於《匠》,則叫作「海鮮湯底」,使用本地新鮮「蝦頭」及「蝦殼」為主要材料,配合洋蔥、西芹、紅蘿蔔等煮成的「蔬菜湯」,最後以少許「淡忌廉」埋尾。
「蝦頭」及「蝦殼」外,還有些不能告訴我的材料,是魚介湯常用的「煮干」(小魚乾)嗎?後經証實,是其他的海鮮,但不能告訴我是甚麼。
這「海鮮湯底」,味道濃鮮,甚有層次,只消一喝,已知有機成為推介級。再吃口麵,質感實在,又夠彈性,即肯定其水準。
埋單後問店家,原來老闆之一曾於日本的橫濱家系拉麵店學藝(家系不是店名),另有師傅曾在數間日本料理工作,有相當的經驗。
以表格來落單,可選麵的軟硬度,還有配料之類,此乃源自福岡《一蘭》的玩法,因那是自閉店,不用見到店員(只有香港店才見到店員),所以才以表格落單,吃過很多日本其他地方的猛店都不會這樣,但港澳成潮流,拉麵店都愛提供表格。
只提供三款拉麵,主打是「海鮮濃湯叉燒拉麵」,另外還有「醬油白湯叉燒拉麵」及「辣味噌肉醬叉燒拉麵」,師傅說暫時沒餃子及其他食品,因想專心做好拉麵,直至請到更多人手為止。
叉燒厚切,即席火灸,坐吧檯可見火光熊熊,未食已吸引。煮麵速度快,不用多等已端上桌,可幸我非一次過叫三碗,而是分開三次叫。
拍攝:老陳
我建議坐吧檯位 /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經批准才拍,廚房頗大 /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跟日本一樣提供凍茶,熱茶反而不對路 /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以表格來落單 /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配合不同的湯底使用 /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配合不同的湯底使用 / 拍攝:老陳
桌上有不少調味料,最觸目是三個透明器皿的「生蒜」、「漬物」(金菇菜)及「薄荷車厘茄」,另有「芝麻」、自家製「新鮮七味粉」(不是粉狀)及「蒜頭醋」,配搭適當的湯底,吃到半路落之,玩味十足,也符合日本人的做法(九州最常見),十分欣賞。
「薄荷車厘茄」加了穀物醋來醃,酸酸的很開胃,師傅說適合放在濃味的「海鮮濃湯」中吃,一來減膩,二來車厘茄較適合此湯。
「生蒜」不是整粒吃,而是用器具將其壓成茸,放在湯中減膩用;「蒜頭醋」帶酸味,也是減膩妙品;「芝麻」以磨器盛載,即席磨成芝麻碎放拉麵中吃,增添豚骨湯的風味。以上三種,皆適合「醬油白湯」,只是於九州常見。
「新鮮七味粉」不是粉,也不算是醬,乃新鮮材料打成茸,基本成份有辣椒、蒜、蔥、海苔及其他多種材料,吃落帶清新的酸味,兼夾微辣,師傅說最好放在偏清爽的「味噌湯」
「漬物」會定期轉款,暫時是「金菇菜」,吃落微酸,質感甚滑。
至於拉麵的水準,以下有詳細分析。
拍攝:老陳
自家製的「新鮮七味粉」不是粉 / 拍攝:老陳

 推介(3/3):值得專程一試
海鮮濃湯叉燒拉麵 / 醬油白湯叉燒拉麵 / 辣味噌肉醬叉燒拉麵

拍攝:老陳
即席火灸的叉燒/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MOP$68 海鮮濃湯叉燒拉麵 – 推介
註:試業期間一律半價,即MOP$34
貼士:麵選「硬」,湯選「濃」,香味油(蝦頭油)、炸蒜茸及大蔥絲皆「要」
建議調味:吃到半路,加「薄荷車厘茄」,再試湯味
配料有「半熟蛋」、「叉燒」、「牛油粟米粒」、「椰菜絲」、「紫菜」及「大蔥絲」(可選不要)。
「湯」色深啡,泛著大量油脂,是蝦頭油,已覺得是對路的拉麵湯,而非亂來,而且撲鼻是陣陣的蝦膏味,無花無假。
喝一口,味道既濃且鮮,層次豐富,不是單純的蝦味,而是夾雜其他的鮮美味道,加上質感順滑,厚而不削,印象大好。
「麵條」是白身的直麵,比博多的粗一點,但比一般麵幼一點,質感實在得很,又夠彈牙,吃到最後都不怕腍,非常不錯。
問店家,乃跟麵廠夾的,試過多次後決定用這款。我問為何不用博多的幼身,師傅說不喜歡那種脆口的感覺,認為彈牙質感更為澳門人接受。
「叉燒」厚切,即席火灸,吃落充滿油脂甘香,質感鬆化綿密,近乎即溶,好吃到不得了。
「半熟蛋」的蛋白夠嫩,近黃處仍有點生,甚佳,不過蛋黃呈水狀,而不是半凝固狀的溏心,這情況只能出現在「溫泉蛋」而不是「半熟蛋」
我說在日本不同城市的猛店吃(縱然是小店),也做到蛋黃呈半凝狀態,師傅解釋隔夜蛋才會蛋黃半凝固。我沒有再討論,不過網上有不少方法,也教人做半熟蛋,日本網甚至有不同程度的半熟蛋,也是呈半凝固狀的。(就算即時煮好,沖完凍水,切開亦可見蛋黃呈半凝固狀)
因為這「半熟蛋」,所以沒有「極度推介」,而只可以是「推介」。
「牛油粟米粒」不怕太硬,吃落味道沒與湯底同床異夢,亦不錯。
最後當然要以「富山白蝦湯底」聞名的岐阜縣關市猛店《麵屋白神》來比,結果如何?我覺得有其七成水準。
別以為我劣評,因有那猛店的七成水準,已經是讚美,要知道那店是「東海拉麵祭」三連冠,得到日本「拉麵王」石神秀幸大讚,並邀請到池袋的《石神秀幸厳選 極み麺 selection》開店七個月呢!
拍攝:老陳
蛋黃呈水狀,我覺得只有溫泉蛋才可這樣,半熟蛋是不應的 /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MOP$68 醬油白湯叉燒拉麵 - 推介
註:試業期間一律半價,即MOP$34
貼士:麵選「硬」,湯選「濃」,香味油(蔥油)、炸蒜茸及大蔥絲皆「要」
建議調味:吃到半路,可分別加即壓成茸的「生蒜」、即磨「芝麻」「蒜頭醋」,然後逐次再試湯味
配料有「半熟蛋」、「叉燒」、「黑木耳」、「炸蒜」、「紫菜」及「大蔥絲」(可選不要)。
落單表格上標明有「炒芝麻」,究竟在哪?其實與湯料同煮,並不是灑在麵上的。
「湯底」是「豚骨醬油湯底」,以洋蔥、西芹、紅蘿蔔等煮的「蔬菜湯」,再加豬筒骨去煮,奉客前再加醬油,比單純的豚骨湯添有清爽韻味,且醬油帶出鮮美味道層次,這方面值得讚。
只是嚴格來講,豚骨油脂香不夠九州的猛店比,但《一蘭》也是欠缺豚骨油脂香的。
「叉燒」、「半熟蛋」及「麵條」則不重複評論了。
整體來講,這拉麵絕對是推介,只是「半熟蛋」的蛋黃呈水狀,故未能成為「極度推介」
拍攝:老陳
麵條是直身白麵 /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即席火灸的叉燒夠厚身,鬆化而甘香,幾乎即溶 /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把生蒜壓成茸,適合「醬油白湯」 (圖中不是此湯) /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即磨芝麻也適合「醬油白湯」 (圖中不是此湯) /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MOP$68 辣味噌肉醬叉燒拉麵 - 推介
註:試業期間一律半價,即MOP$34
貼士:麵選「硬」,湯選「濃」,香味油(蔥油)、炸蒜茸及大蔥絲皆「要」
建議調味:吃到半路,可加「新鮮七味粉」(不是粉狀),然後再試湯味
配料有「半熟蛋」、「辣肉醬」、「叉燒」、「黑木耳」、「牛油粟米粒」、「紫菜」及「大蔥絲」(可選不要)。
「湯底」是單純的「蔬菜湯」,即以洋蔥、西芹、紅蘿蔔等煮,奉客前再加味噌而成,所以味道很清爽,然後是微鹹的麵豉味。
將「辣肉醬」(火藥玉)拌勻,為湯底增添微微的辣味,不太刺激,愛刺激的可加「新鮮七味粉」(不是粉狀)。
整體來講,適合怕濃味的人士,如果不想要辣,老闆說可落單時說明。
拍攝:老陳
替玉只是MOP$10,甚化算 / 拍攝:老陳
後記:
只光顧一次便吃齊三款拉麵,所以很多問題不能於一個中午內問完(因我是食客而不是記者啊),故出稿前仍致電店主兩次,感激店主抽空解答。
這是近來新開的拉麵店中比較進取的,尤其提供多種漬物及調味料,這玩法我曾提議某店試試(例如紅薑絲),不過他們說怕澳門人不接受,我覺得總有識貨的人知道的。(不是曲線讚自己啊!)
希望店家一直求進步,不會忽然水準大跌。最好引入多些對路的日本拉麵款式,那就更好。
圖片上,因吃完「醬油白湯」才想起要拍些示範照,故「壓蒜茸」及「磨芝麻」雖適用於「醬油白湯」,但圖片上的湯不是「醬油白湯」。

2013年11月29日 星期五

有誠意!但有進步空間的《らーめん專門店 一竜》蝦湯拉麵

拍攝:老陳
開張第三日已有小人龍 / 拍攝:老陳

是次食評光顧拍照次數:2次
2013年11月26及27日

註:任何店家,日後亦可能會進步或退步,故食評只代表該次水準

早前收到風,12月將有間東京名牌拉麵店來澳門開店,不過於11月25日,卻於facebook發現一個澳門人自創的拉麵品牌已搶閘試業。
主打的,不是大家近年已吃到膩的博多豚骨,而是自創的「蝦湯底」,看牌面,頗有驚喜。
不過水準能否勝過日本「拉麵王」石神秀幸大讚的岐阜縣關市猛店《麵屋白神》的「白蝦拉麵」呢?
店名叫《一竜》,跟福岡中洲的人龍拉麵店《一竜》同名,不過logo各異,且澳門店標榜北海道風味,故知道沒關係。
再問店主,原來他於北海道小樽生活,跟當地的海鮮批發店合作,齊齊於澳門開店,乃他們自創的品牌
其湯底,以「本地蝦」及「北海道甜蝦」來煮,再加「蝦膏」煮的蝦油,混成自家蝦湯風格。
所以店外的廣告旗上,寫有「北海道南蠻蝦使用」,「南蠻蝦」(南蛮海老)就是「甜蝦」的別稱,日本原名叫「北国赤海老」,最常見寫法是「甘海老」。(題外話:以福井三國町的甜假最大隻最甜,在當地吃過就知驚人程度)
有基本的「原味蝦湯」,也有混了豚骨湯的「豚骨蝦湯」,分別再揀「鹽味」、「醬油」及「味噌」,故有六種選擇。
我於試業第二天來光顧,往後一天再光顧一次,跟太太二人共吃了五款口味,至於水準如何,以下有詳細分析。
拍攝:老陳
廣告旗上寫有「北海道南蠻蝦使用」,「南蠻蝦」就是「甜蝦」 /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主要是吧檯位,另有向街的 /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推介(0/6):值得專程一試
沒有
不錯(5/6):有水準卻未到推介級
原味蝦湯拉麵 – 鹽味、醬油 / 濃厚豚骨蝦湯拉麵 – 鹽味、味噌、醬油
尚可(1/6):不難吃但未算標青
日式餃子

拍攝:老陳
暖簾上的店名 /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店家推介加醬油的湯底 /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落單的表格 /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凍水任斟,跟日本的拉麵店一樣 /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送的中華沙律 /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有進步空間 / 拍攝:老陳
MOP$83 原味蝦湯拉麵(鹽味) – 不錯
註:試業價MOP$55
貼士:記得落單時講明要「煙韌」
雖可混「豚骨湯」,且店家推介「醬油味」,不過試真章,我覺得應由最基本的「原味蝦湯」配「鹽味」開始。
有三片「叉燒」、半隻「半熟蛋」、一堆「粟米粒」及「櫻花蝦」,還有些「芽菜」。
「湯底」有蝦的韻味,是蝦膏的味道,雖然偏清鮮,但喝得出是認真煲的,也勝過坊間不少開粉及濃縮湯,可是以北海道風格來講,未算濃郁,也未夠層次,滑順感也不夠
跟岐阜縣主打富山白蝦湯式的猛店《麵屋白神》比的話,鮮美層次及細緻度還差很遠,但後者是「東海拉麵祭」三連冠,且是石神秀幸大讚的店,以她來比較未算公平。
「麵條」是店家跟麵廠夾,乃卷曲黃麵,是北海道常見風格(不過釧路市的就完全不同),沒鹼水味,不算很腍但以北海道來講,彈性則未夠,煙韌度也低
跟店家反映,他說下次落單時可說明要「煙韌」的,翌日再試,質感比較好了,但依然不是北海道那種煙韌,我覺得是麵粉筋性及鹼水的運用問題
「叉燒」薄切,吃落不是常見的軟腍,而是彈牙,有淡淡的豬肉甜味肥膏位較多,有點像《山小屋》,怕肥的可能未接受。
「半熟蛋」質感夠嫩,黃有點稠身但未算很稠。蛋味不算濃,醬油味也不明顯,始終很懷念東京《ラーメン凪》那種醬油浸半熟蛋的味道。
有加「粟米粒」,因店家標榜是北海道風格,故可接受。味道未算與拉麵同床異夢,甜度中等。
「櫻花蝦」味道不明顯,作用性不大,只取視覺效果。
整體來講,看得出店家的誠意,也吃得出比坊間亂來的店好只是要求高的話,可能未必滿足,尤其對於常去日本尋食的老饕
不過此店應能吸引吃悶豚骨湯底的人,尤其怕了濃郁厚重味道的人。
拍攝:老陳
麵條不算沒質感,但未夠煙韌/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可向店家索取自家製辣醬 /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好像漏了加粟米/ 拍攝:老陳
MOP$88 濃厚豚骨蝦湯拉麵(鹽味) – 不錯
註:試業價MOP$60
貼士:記得落單時講明要「煙韌」
加了「豚骨湯」,究竟跟原味有啥分別?其實不太明顯
要細心喝,才會喝出蝦湯味略減
我覺得問題在於豚骨湯不夠厚身滑順,且豚骨香味不夠,都與蝦湯混合時,撞不出複雜的味道層次
整體是不錯的,但麵條及湯底仍需努力改進。
拍攝:老陳
湯色比鹽味稍為白了一點 / 拍攝:老陳
MOP$88 濃厚豚骨蝦湯拉麵(味噌) – 不錯
註:試業價MOP$60
貼士:記得落單時講明要「煙韌」
也是同樣問題,跟加了「豚骨湯」及「味噌」,但味道上不太明顯
要細心喝,才喝得出有淡淡的麵豉味。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MOP$83 原味蝦湯拉麵(醬油) – 不錯
註:試業價MOP$55
貼士:記得落單時講明要「煙韌」
這是店家白板上的推介之一,色水深一點,味道又如何呢?
這次喝得出有點分別了,味道上比較濃一點但醬油味不突出,沒有鮮美味道的層次,跟日本吃的混了醬油的有分別
整體來講不難吃,也算有誠意,但真有進步空間。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MOP$88 濃厚豚骨蝦湯拉麵(醬油) – 不錯
註:試業價MOP$60
貼士:記得落單時講明要「煙韌」
同樣分別不大,跟「醬油味」的「原味蝦湯拉麵」很相像
要很細心喝,才吃得出蝦味略淡。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MOP$35  日式餃子 – 尚可
註:試業價MOP$25
餃子自家製,不是包裝貨皮略厚,質感不夠煙韌,有點軟
餡沒雪味,有淡淡的肉味,調味不重,如能突出鮮味及有肉汁就更好
煎方面,可以再焦香一點,達到香脆就最好
整體來講,中規中矩,很有進步空間。
雖說在日本吃餃子通常也一般,不過在九州福岡始創博多一口餃子的《宝雲亭 中洲本店》,底部煎得香脆,皮略煙韌,餡有肉汁,兼有洋蔥及韭菜的味道層次,水準甚標青。而澳門的《小路》也不錯。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店家送的辣味螺肉,我有朋友自己光顧,也有送 / 拍攝:老陳
後記:
店家老闆非常好人,也花時間講解湯底製作及創業過程等,看得出其創業的誠意。
而且澳門有蝦湯底出現,是個好開始,希望店家繼續努力。
最後多謝老闆收平了,其實老闆想請我吃,但我出食評向來真金白銀光顧,不受店家邀請,且為了公平評論,絕不能吃免費餐來出稿的,希望店家體諒。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

再談馳名辣雞煲!《龍門辣雞美食》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是次食評光顧拍照次數:2次
2013年11月08及12日

《祥發》以「辣雞煲」聞名,不少老饕都知道,我三年前亦曾出稿分析
以鮮美的辣湯滾著新鮮雞件,有別於坊間的「花雕雞煲」及「糯米酒雞煲」,亦不是例牌的泰式酸辣,自成一格。
水準向來有保証,也近旅遊區,不過多年來都鮮見遊客,亦未見鄰埠書仔介紹,反而沒水準的卻猛被推介,奇哉怪也。
2011年12月,《祥發》忽然搬到附近的現址,並改名為《龍門辣雞美食》,雖然也是簡樸小店,但比舊店更光猛企理。
生意照樣火紅,晚上七時便開始爆場,就算有檯,亦多數已留位。想吃的話,記得提前訂檯。
除了「辣雞煲」,還增設了「辣鴨煲」、「冬瓜燜鴨煲」「清湯純羊腩煲」等。
配料方面,亦增設了「豆卷」,即是「響鈴」,吃後發覺,跟《維康》的來貨一樣,相信同是近幾個月才有的。
水準如何?且看以下分析。
拍攝:老陳
生意火紅得很 /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連黑人都來吃,還用普通話點菜 /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吃辣雞煲,飲啤酒最好 / 拍攝:老陳

極度推介(1/7):值得一試再試
辣雞煲
推介(2/7):值得專程一試
豆卷(響鈴) / 冬瓜燜鴨煲
不錯(3/7):有水準卻未到推介級
清湯純羊腩煲 / 魚肚 / 肥牛
尚可(1/7):不難吃但未算標青
牛腱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MOP$160 辣雞煲 – 極度推介
貼士:「大辣」最為刺激好吃
首次光顧的話,必定要試「辣雞煲」,因為此乃店中名物,幾年來試過多次也好吃!
怕辣?可揀「小辣」,溫和得很。不過想過足癮的話,當然要來個「大辣」!
用的是新鮮雞,斬件炒好再放鍋中,加「雞紅」、「枝竹」、「蘿蔔」及「湯」便端上桌,煮滾便可吃。
湯底不死辣,而是辣中帶香,兼有鮮甜味道層次。「雞件」不怕久煮而嚡,是炒過的功勞,吃落有雞味,更有辣汁的鮮美,肉質彈牙而鬆化,非常不錯。
「雞紅」甚滑,又是不錯;「枝竹」不硬實,頗有質感,而非腍得過份,甚佳。「蘿蔔」很快便入味,別留到最後吃。
拍攝:老陳
雞件辣中有雞味,甚刺激 /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雞紅夠滑,支竹有質感 /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蘿蔔很快便腍 /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MOP$30 豆卷(響鈴) – 推介
貼士一:配辣湯最好,且襯辣油充足時灼,否則惹味度大減
貼士二:灼三秒便可,因為看似未煮好,其實餘溫足夠令其軟化
近來才供應,且質感味道跟早前分析的《維康》一樣,應是同一供應商的。
記得只灼三秒,上水後過幾秒便軟,立即吃之,質感夠輕盈,亦帶點鬆化,而不怕過份腍,最為好吃。
吃落盡是辣湯的鮮美,非常醒神!
拍攝:老陳
三秒已夠索辣汁,非常惹味 /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MOP$180 冬瓜燜鴨煲 – 推介
貼士:建議吃完所有配料才灼生料
這個湯汁不多,味道比較鹹,最好配啤酒來吃。
襯老闆有空時請教過做法,他說先把鴨原隻醃好,再於鑊上碌,簡單來講是煎其表面,行內叫「碌鴨」。最後逼出鴨油,然後斬件,放湯中燜好備用
由於鴨皮被煎過,焦糖色,吃落不太腍,甚有彈性,最重要是不油膩,因鴨油已被逼出來。
吃落肉質實在,有彈性惜有少許霉,且未夠嫩,但未至於很嚡。
冬瓜很腍,索滿湯味,但比較鹹,如果湯再清鮮點就最好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MOP$130/半份 清湯純羊腩煲 – 不錯
註:一份是MOP$230
貼士:建議先滾五分鐘以上才吃,且吃完所有配料才灼生料
那天跟友人吃完鴨煲,已半飽,故只叫半份「清湯純羊腩煲」。
湯底是「豬骨湯」,再加「胡椒」、「檸檬葉」、「枝竹」、「蘿蔔」、「紅蘿蔔」及「馬蹄」來煮,初喝味道偏清,最好滾五分鐘,讓湯底濃縮一點才吃。
全部是帶骨的肋骨位,沒有古怪部位,吃落特別紮實彈牙,不同軟腍的質感,但最好有些牙力。
沒羊羶味(沒好壞之分),有很清的羊味,某程度上不算很入味,跟平常濃味的羊腩煲不同。
「枝竹」不硬實,吃落仍有質感,不怕過份腍,很不錯。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內有檸檬葉/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腐乳自便 /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辣湯最佳拍檔/ 拍攝:老陳
MOP$68 魚肚 – 不錯
舊店時叫「花膠」,如今餐牌已改為「魚肚」,乃近乎豬皮質感,用來做綿花雞那種,不過亦頗爽口
不妨一次過落半碟,讓其索盡辣汁,吃落特別鮮美夠辣,十分過癮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MOP$40 肥牛 - 不錯
吃落有牛味,也有些彈性但不算充滿油香的
才MOP$40而已,這價錢來講算是不錯,建議人多時才叫來過口癮。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MOP$40 牛腱 – 尚可
幾乎每檯都叫,且過往吃幾次也不錯。
不過今次吃,覺得調味重了點,吃落不太有牛味,而是偏鹹了點,雖不是難吃,但水準只屬尚可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