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8日 星期日

正宗傳統菜

註:本文於2008年05月18日刊在《澳門日報》新園地的《男人表情》

每周看《飲食男女》,閱唯靈的食稿,見他大談舊菜,最令我慨嘆。

甚麼玉液珊瑚海上鮮、柴爐瓦罉煀肥雞及響油鳝糊等,這些六七十年代的做法,幾近失傳。我年少不知真味,長大後想吃,也不知往何處尋。故近年酒家復刻金錢雞,懶理它如何肥膩,亦照吃不誤。肥肉入口,得把味道牢牢記住,將來沒師傅再做時,也可憑記憶回味一番。

港人羨慕我們的酒家還有焗禾蟲及八寶鴨這等舊菜,可惜本地年青一代都不愛傳統,反而對美式快餐的劣質牛肉奉若神明,明明沒啥肉汁,牛味亦欠奉,也吃得津津有味,真奇哉怪也。

不知何時開始,fusion菜大行其道,年青人皆以吃fusion菜為榮,令我大惑不解。其實融和菜式,互補其短,實是食味的更高境界。例如旅院的馬介休野菌意大利飯,用葡國咸魚及意式arborio米,配意式野菌飯的傳統做法煮之,最後加上現切Parmesan芝士。吃後,要學楊崢的口頭蟬說句:“配搭得剛剛好。”這種因材改良的菜式,才真正把傳統做法發揚光大。而澳葡菜本身,更是集非洲、印度果亞、馬來西亞及粵菜之大成,最為欣賞。

但坊間一些食肆,沒考究傳統做法,胡亂fusion,虛有中西合璧的表面,落得四不像的境地,到底該如何欣賞?可能連廚師本身都不知道。

港澳地方,就算打正旗號的川菜滬菜食肆,正宗的又有幾多呢?就算上海本身,也鮮見濃油赤醬的傳統風味。世界在變,連發源地的傳統味道都守不住了。所以有傳最好的越南牛肉河,在越南找不到,反而要到澳洲墨爾本的勇記,因早年的越南移民,仍保持舊有的風味之故。

查究粵菜傳統,除看陳夢因前輩的《食經》外,得看《鏞樓甘饌錄》。此書乃鄰埠鏞記太子爺甘健成所著,他今晚將亮相三色台的《蔡瀾歎名菜》,節目中蔡瀾將介紹失傳名菜,老饕記得八點準時收看。

2008年5月11日 星期日

歐陸食譜

註:本文於2008年05月11日刊在《澳門日報》新園地的《男人表情》

老友阿寬借我好書,是旅院的新書《新式葡菜及旅院精選》(洋文原書名太長故省之)。我揭過幾頁,看看內容,實在驚喜,不禁讚嘆澳門竟能出此好書。

此書介紹新式葡菜,附有食譜及配酒建議,圖文並茂,詳解葡國及意法食材,甚至旅院教學餐廳部分菜式的食譜也收錄其中。對於喜愛歐陸菜的老饕,這是必買之書。

除了製作步驟,以及食材的講解,最重要是向讀者灌輸煮食原理、菜式傳統及由來,此書都一一做到。

相反市面不少歐陸菜食譜,只讓你硬記步驟,煮得不求甚解,跟死背書沒兩樣。尤其網上充斥不正宗的食譜,實在看得人一肚氣,例如教你煮意粉過冷河,或者爆香洋蔥碎而非煮軟它,完全不是外國那味兒,誤人子弟也。

有新式葡菜,自有傳統歐陸菜。有一本經典老書,是四九年出版的《地中海風味料理》,記錄大量地道及鮮為人知的正宗歐陸菜食譜。

作者是伊麗莎白‧大衛,英國人,二次大戰期間旅居意法、希臘與埃及等地,並曾寄居法國家庭,工餘鑽研地道菜式,並記錄之,故出自她手筆的講解,無須置疑,必然正宗且詳盡。

此書最佳之處,是菜式皆分地域性,如紅酒燉牛肉,作者會分科西嘉島及尼斯兩個不同風格,連同她的另一作品《法國鄉村美食》中記述加斯科涅及普羅旺斯的版本,前後四個風格,讓讀者更能體會不同地區的飲食文化。

論歐陸菜食譜,鄰埠也有好書,如Jacques Kagi與許宇恆合著的《Jacky廚房:自然歐陸風》。

作者之一的Jacques Kagi,曾於歐洲及香港的著名酒店從事餐飲業,至後來有自家餐館,經驗豐富,絕不簡單。

此書以講解歐陸菜為主,食譜為副,執著的他灌輸讀者正確餐飲知識,教你如何尊重食材,這點我最欣賞。還有少量的行內秘密,例如歐洲生蠔,逢周三才運往香港,故作者勸大家要在周四以後吃,才最新鮮。

2008年5月4日 星期日

談生吃

註:本文於2008年05月04日刊在《澳門日報》新園地的《男人表情》

鄰埠女子遊泰,吃未煮熟蔬菜,回港發現惹了肝片吸蟲,出動杜蟲藥也無效,最後得切肝保命。

食物未熟,予人不潔之感,當然煮過為妙。不過沙律菜蔬,吃其鮮甜爽脆,不煮最佳,並無不妥;但種植方式有否受污染,以及水源潔淨與否,也是關鍵。像另一受害人,在老撾吃下生西洋菜後,同樣染肝片吸蟲,明顯是種植過程受寄生蟲卵污染。

故做沙律,若用生菜及番茄,向來怕了本地貨。西人沙律,常見綠色菜類是羅文生菜、嫩菠菜及芝麻菜,此類菜可於高級超市找到,通常洗淨包好才出口,經品質檢驗,回家即開即用,方便之至。

除了蔬菜,生吃河海二鮮,也是品嘗原味的最佳法。早於周朝,就有吃魚生的記載,此等中式魚生,稱作魚膾,後來也有叫作鱠。於大唐盛世,更是食魚膾的高峰期,有傳東洋流行刺身,亦與此有關。上海名菜醉蟹,更是以花彫把河蟹浸個五天,然後生吃。泰菜的醃生蝦,把河蝦生吃,也是典型食法。

要數衛生保証的海產,當然是外國的生蠔,因水質有嚴格監管,可生吃,亦更甜美。像法國三洞Belon以及Fine de Claire,前者爽脆金屬味濃,後者咸鮮而青瓜餘韻悠長;不需動用檸檬,也無腥氣,美味非常。

蔡瀾前輩於節目中道,遊曼谷時吃下醋醃生豬肉,遭人罵云云,他辯稱泰人向來吃之,也沒大礙,當有其道理,就如意國的風乾腿,以鹽醃之,也是生豬肉,並沒問題。這我同意,如西班牙的伊比利種(Ibérico),這種黑豬,自小在野外生長,喜吃橡實,非困在豬場吃腐壞的冷飯菜汁。切成薄片,已見面泛油光,遠至三呎亦嗅得香氣,入口香濃,配新鮮無花果最佳。

鮮肉生吃,外國也常見,最廣為人知的是牛肉韃靼(Tartare)。至於意國,也有生肉薄片Carpaccio,一般以牛肉、牛仔肉或吞拿做之,灑上橄欖油及檸汁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