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30日 星期日

越南胡志明市 // 胡志明市的唐人區

註:本文於2009年08月30日刊在《澳門日報》新園地的《男人表情》

    胡志明市有個地方,比澳門更富中國味。

    周遭都是中式樓房,通常只有二三層高,而且充滿歲月痕跡。還有廟宇、中醫局、賣大紅燈籠、揮春及元寳蠟燭香的舖頭、車仔檔涼茶、街頭潮式炒粿糕、各樣舊式中文大招牌等,交織出富歷史的華人社區。置身其中,仿如時光倒流七十年。

    這地方就是堤岸(Cho Lon),乃華人聚居地,面積達四平方公里以上,是澳門半島的一半,一整天也逛不完。

    這區有啥好去?我首推平西市場。這華人批發市場,建於1928年,是中國風的兩層式建築,乃潮州人郭潭先生贊助興建,是當時亞洲最大市場,故在庭院中可見後人立碑上香供奉他。這裡包羅萬有,不乏五金、布匹、書本、水果、南北貨等檔口,當然還有熟食檔。這裡雖簡陋,也有檔口賣燕窩、海參及魚肚等,像賣一般乾貨般任揀。

    除此之外,方濟各天主堂也是華人所建。他叫譚公蘇,是個神父,聖名叫方濟各,墓碑就在敎堂入口處。雖沒聖母大敎堂般宏偉,但從歷史上看,也具意義,皆因1963年,南越政變,總統吳廷艷就藏於此,不過只多活一天,便遭人暗殺。

    旣來華人區,怎也要試試中式食肆。有間叫順記的,賣廣式麵,我於是叫個雲呑麵試試。麵上桌,不但有雲呑,還有肉碎及炸雲呑,但炸雲呑只是將蝦放在雲呑皮上;喝口湯,有炸蒜的味道,且湯色也清,是明顯的潮式風格,再問老闆,原來是潮州人。麵條不通透,咬落彈牙,非港式的橡筋麵,比較似澳門風格。吃越南河,通常有一大碟香草,他們也入鄕隨俗,不過以菜蔬代替,頗特別。

    見街頭有檔叫進發的蒸包,於是買個豬肉包。內有豬肉及兩隻鵪鶉蛋,很懷舊;肉質鮮甜,包也鬆軟,且充滿麵粉香,竟比澳門一般的蒸包有水準!

    堤岸頗大,本擬定一整天閒逛,可惜天公不造美,猛下大雨,故錯過了三山會館、天后廟、關帝廟、安東市場等地方,有點遺憾。

(越南行‧十)


 堤岸(Chợ Lớn)乃胡志明市的唐人區

 堤岸(Chợ Lớn)乃胡志明市的唐人區

 街頭潮式炒粿糕

 車仔檔涼茶

 平西市場乃華人所建

 格果@平西市場

 賣燕窩、海參及魚肚的檔口@平西市場

 方濟各天主堂也是華人所建

 方濟各天主堂建造者,華人譚公蘇是個神父,聖名叫方濟各,墓碑就在敎堂入口處

 這裡的雲呑麵與我們的不同

 這裡的雲呑麵與我們的不同

街頭蒸包甚有水準

2009年8月23日 星期日

越南胡志明市 // 越南手信

註:本文於2009年08月23日刊在《澳門日報》新園地的《男人表情》

    胡志明有個市場,跟大馬旅遊勝地同名,就叫檳城。檳城市場是法殖時代的產物,佔地萬一平方公尺,東西南北都有入口,是個旅遊熱點。

    這裡檔子繁多,種類包羅萬有,衫褲鞋襪、家居用品、海味乾貨、手工藝品等也不難找到,而且不乏熟食檔,歐美背包客都蹲在一旁開餐,反而港澳人怕異相。

    經過水果檔,想起買牛奶果做手信,可惜時令剛過,沒有貨。見有越南榴槤,問檔主要最靚的品種,即開即食,入口質地軟滑香甜,只嫌未夠臭,水準在泰國榴槤之上,卻在馬拉榴槤之下。見有菠蘿蜜(不是大樹菠蘿),叫檔主開一個打包,回酒店一粒粒的吃,果眞甜如蜜,不錯不錯。臨走時試了粒巨型龍眼,可惜沒啥味道,可以不買。

    越南腰果非常聞名,別忘記買些做手信。入口香脆鬆化,充滿腰果香,且不過鹹,好吃過紳士牌。經過咖啡豆檔,他們會不停請你聞咖啡豆,但我始終相信“中原”(Trung Nguyen),所以在這裡買咖啡滴壺好了,咖啡豆還是到專門店買頂級的Legendee;記着別買即溶的G7,否則嘗不到眞正的越南咖啡風味。

    忍受不了泰國魚露的死鹹?那要試試越南魚露。去年朋友從越南歸來,送我一瓶,滴一口試試,驚覺鮮美非常,且餘韻十足,從此跟死鹹道別。翻查資料,原來那是越南富國出產的魚露,乃四十度的初搾,簡單講句,就是最高度數,最鮮最濃的代表,蘸食一流。至於二搾三搾的貨色,鮮味較遜色,只宜煮菜。大家想買的話,可到關稅商城(Thuong Xa TAX),認着淺藍鯷魚招紙,寫着Phu Quoc的便是。

    魚露以外,不妨買即食河粉,最好牛河、雞河及順化檬皆買之,又是手信佳品。還有冬瓜茶及酸子汁,也不妨買些,Wonderfarm這牌子會好過楊協成。

    最後提醒大家,當地機場會檢查乘客行李有否魚露,因怕瓶子破了,弄得所有寄存行李都有異味。我於是用衣物包好,關員發現後,便召非凡的地勤來看,結果准我寄存,大家不妨參考。

(越南行‧九)


 越南腰果非常聞名,好吃過紳士牌。(檳城市場)

 菠蘿蜜不是大樹菠蘿,叫檔主開一個打包,回酒店一粒粒的吃,果眞甜如蜜。(檳城市場)

 關稅商城

 即食牛肉粉是手信佳品

即食順化牛肉檬也是手信佳品

2009年8月16日 星期日

越南胡志明市 // 越南咖啡‧鼠屎之味

註:本文於2009年08月16日刊在《澳門日報》新園地的《男人表情》

到胡志明市,縱沒咖啡癮,也不能錯過著名的越南咖啡。

從外表看,越南咖啡最大特色,乃其滴漏喝法。別誤會是噱頭,其實這是百多年前法國佔領越南時傳入的做法,一直沿用至今。

所謂滴漏喝法,得準備個鋁製的滴壺,放於咖啡杯上,內放磨好的咖啡豆,用篩子壓好,倒入熱水,便看到壺底流出咖啡來,一點一滴,沖好一小杯,至少五分鐘以上。

熱奶啡叫Ca phe sua nong,須預先放煉奶在杯中,不用放糖;想喝凍的,就是Ca phe sua da,滴完倒入高身的冰杯中便是。我建議喝Ca phe da,沒有了Sua,即是凍齋啡,最能喝出越南咖啡的香醇,並不苦澀。

越南咖啡香氣自成一格,口味濃厚,不喝咖啡的人也讚,全因咖啡豆用牛油去深度烘焙。但缺點是沒有酸度,層次簡單。故以廉價咖啡角度看,確是香醇濃郁又好喝;但在咖啡玩家眼中,可能覺得平平無奇。

在胡志明市喝越南咖啡,不一定要幫襯咖啡店,因為河粉店也有供應,而且隨街也是咖啡小檔,客人就坐在塑膠小櫈上喝,連上班族也這樣,不怕異相。

論咖啡店,當地的《中原》(Trung Nguyen)及《高原》(Highlands)最聞名。前者是越南咖啡的大哥,加盟店已有一千多間,環境較為地道。後者則近似Starbuck's風格,偏向中產,因始創人乃移民西雅圖的越南人。

相信不少人也聽過貓屎咖啡(Kopi Luwak),其實越南也有類似的。印尼的是麝香貓,越南則是鼬鼠(Weasel),屬於鼬科,不同麝香貓的靈貓科。越南鼬鼠同樣愛吃咖啡果,但果核不能消化,與消化酶產生化學作用後排出體外,形成味道獨特的咖啡豆。做出的鼠屎咖啡,跟印尼的貓屎咖啡,可謂相映成趣。

《中原》有種咖啡叫Legendee,是店裡最頂級的咖啡,乃德國科學家模擬鼬鼠消化酶對咖啡豆的作用,而研製出的鼠屎咖啡。你可以在店裡喝,也可以買磨好的咖啡豆回家,包裝得像金磚,送禮不錯。別買同牌子中最廉價的G7,因為比最廉價的雀巢即溶咖啡還要難喝。

(越南行‧八)


 《中原》(Trung Nguyen)是越南咖啡的大哥,加盟店已有一千多間。

 越南咖啡最大特色,乃其滴漏喝法。是百多年前法國佔領越南時傳入的做法,一直沿用至今。

鼠屎咖啡豆(Weasel)

Ca phe da即是凍齋啡,最能喝出越南咖啡的香醇,並不苦澀。

2009年8月9日 星期日

越南胡志明市 // 越戰遺蹟·古芝地道

註:本文於2009年08月09日刊在《澳門日報》新園地的《男人表情》

    是次一天團,除了參觀高台敎外,還有古芝地道。離開聖殿,只消個半小時車程,便到達古芝縣。

    導遊先帶大家到小室,展示地道的模型,講解其構造,並播黑白紀錄片,給我們上一課越南近代史。

    地道原為四十年代抗法之用,到六十年代抵抗美軍,再由北越的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下稱游擊隊)修建成二百多公里。地道殊不簡單,不但有廚房及睡房,就連會議室及醫院也有,可容納過萬人居住,簡直不可思議。

    上完課,導遊帶大家去參觀。沿途會有高高的蟻丘,導遊指出,那些都有洞口,乃地道的氣洞。為避過美軍軍犬的靈敏嗅覺,氣孔內裡還會放些辣椒。

    走到一處空地,導遊突然指着地上,與一般地面無異。不過掃走樹葉與灰塵,便隱約露出矩形的蓋。打開,就是個洞口,小得僅能容下瘦削的人,肥一點也不行。當年游擊隊就藏於此,突然鑽出來,把美軍殺個措手不及。

    地上除了秘密洞口外,還有多款陷阱,通常就是佈滿尖刺的地洞,雖是手作仔,不過已令精良的美軍頻頻中招,想起也心寒。在某處,有美軍以B52轟炸而留下的深坑,不過並未成功炸毀九米下的地道。沿途還可看到美軍留下的坦克車和一些炮彈,以及展示軍民生活的模型人。

    難得來到,不走一轉地道怎行?地道漆黑一片,要摸黑而行,甫入內,已覺小得可憐,女士蹲下方可行走,男士更要屈成人球狀,方能勉強前進。可憐我身後的法國人,頻頻碰壁,弄得一身是灰。難怪當年美軍就是束手無策,因他們太健碩了。團友出來,無不滿頭大汗,都體驗到當年越戰人民的痛苦,大嘆和平眞好。出來後,導遊安排大家吃白烚樹薯,乃當年地道內軍民的食物,比番薯實淨得多,但沒甚味道。越戰時,他們一吃便是十年,眞的不好受。

    想燒鎗的話,這裡也有射靶場,可選AK47或M16,一玩就得十發。不過耳筒十分簡陋,玩後耳鳴好久才消散呢!

    (越南行‧七)


 導遊突然指着地上,與一般地面無異

 當年游擊隊就藏於此,突然鑽出來,把美軍殺個措手不及

地上除了秘密洞口外,還有多款陷阱,通常就是佈滿尖刺的地洞,雖是手作仔,不過已令精良的美軍頻頻中招,想起也心寒

樹薯乃當年地道內軍民的食物,沒甚味道,他們一吃便是十年,眞不好受

2009年8月2日 星期日

越南胡志明市 // 續談高台敎

註:本文於2009年08月02日刊在《澳門日報》新園地的《男人表情》

    高台敎是新興敎派,是越南本土宗敎,由吳文昭及黎文忠於1925年的聖誕節創立,至今不足一百年。在當地,僅次於佛敎和天主敎,發展至今已有數百萬信徒。敎內組織嚴密,階級分明,被認為模仿天主敎的敎階制度,同樣有神父、主敎、紅衣主敎等頭銜。

    高台敎拜釋迦牟尼,也拜耶穌,乃東西宗敎的綜合體,而且東西歷史人物如姜子牙、孔子、孫中山及雨果等也在供奉之列,單看這些,已覺該敎甚具神秘色彩。

    聖殿有哥德式敎堂的高塔,也有中式的飛檐翹角;內有中國風格的雕花及巨龍柱子,亦塗上西式的瑰麗色彩,建築風格也是中西合璧。

    牆上是一系列的單眼睛,每隻也置於三角形內,有如壹圓美鈔上的三角眼。不知者以為是裝飾,其實此乃天眼,是高台神的象徵,寓意無處不在,觀察世人。而聖殿盡處的聖壇上,放有一巨球,估計直徑達兩米多,球上也有天眼,感覺高高在上,給信徒供奉之用。故不時有信徒走到壇前,雙手合十禱吿。

    遊客往聖殿參觀,除了要除鞋外,還不可踏入聖殿中央,只可在外圍活動。當有人接近中心位置時,神職人員便會示意。

    將近正午,神職人員會吩咐遊客到上層去,因為誦經儀式即將開始。不少遊客到來,就是為了參觀這個儀式,故當地旅行團會於中午前到達,以免團友錯過精彩環節。

    聖殿上層,是沿着建築物內璧而建的走廊,遊客只可在此觀看。靠近大門的一邊,可見拿着樂器及負責頌唱的信徒,當儀式開始,他們便奏起音樂,齊聲歌詠,並焚香誦經;下層的祭司與為數二百以上的信徒也魚貫而入,首先互拜,然後對聖壇上的天眼進行跪拜。祭司與信徒在衣飾上也有分別,前者會穿紅、黃或藍袍,各有不同象徵,而一般信徒則穿白袍,打扮上類似道士,而且蓄髮。

    儀式每天進行四次,每六小時一次,以正午的最隆重,不可錯過。

    (越南行‧六)

 殿盡處的聖壇上,放有一巨球,估計直徑達兩米多,球上也有天眼,感覺高高在上

 信徒

中午的誦經儀式

中午的誦經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