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6日 星期日

慢食主義

註:本文於2008年03月16日刊在《澳門日報》新園地的《男人表情》

每天早上,悠閒地享用濃縮咖啡,靜心地吃一口牛角包,雖所費無幾,但卻是奢侈的行為。因時間總不夠用,梳洗後就得趕上班,辦公時間又不許吃早餐,故每天只有在路途中啃麵包,或是吃隻香蕉便算;純為填飽肚子的行為,像吃飼料,真不是味兒。多懷念在離島上班的日子,工作雖忙碌,但總不干涉你何時享用早餐,不論下屬、主管或是經理,皆在公司的餐廳慢用火腿雙蛋,不慌不忙的嘆著報紙,為忙碌的一天充電,像跟腦袋的神經按摩,這才是人生。

然而經濟起飛,澳門人的步伐開始加劇,每天要與時間追趕,早上塞車,晚上加班,有時連周末也沒休息,飲食也逐漸缺少時間,不得不早午晚三餐充斥各樣快餐,只管趕快充飢,然後再血戰職場,再擠不出閒情逸緻去慢食。

講及慢食,不得不提慢食運動。早於一九八六年,麥當奴進軍意大利的羅馬勝地西班牙廣場,意大利學者及評酒家Carlo Petrini便與群眾示威,表示對速食文化的不滿,並在Bra市發起慢食運動(Slow Food Movement)。不過此慢食不同彼慢食,這運動的意義不單純在於慢用食物,而是食材的種植過程、烹煮過程也得緩慢起來;換個角度看,即是要用心對待食材、用心去做菜。

所以這運動,基本上是反對食物味道及製造的一體化。因速食文化的興起,不少傳統的食物開始被淘汰,一街都是一式一樣的快餐,走到寶島、韓國或是日本,也見同樣的速食店,真令人倒胃。而更重要的是,提倡重掌生活節奏,別流於盲目的忙碌中。

故閒時可於廚房享受煮食的樂趣,耐心等待各樣佳餚的完成,然後堆滿一桌獨有的家庭味道;襯這個機會,放慢身體每個細胞,去細味食物箇中滋味。與朋友歡聚時,也應放慢節奏,享受大家一起的時光;這樣盡享一分一秒,往後再努力拚搏,才更有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