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1日 星期五

香港 // 名不虛傳!《大隻佬麵家》傳統細用及辣牛筋!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是次食評光顧拍照次數:1次
2014年4月7日

註:店家日後可能會進步或退步,食評只代表該次水準

初聞《龍記麵家》大名,是2008年看《飲食男女》的【老字號】,印象最深,是老闆龍哥的大隻佬形象,惜一直未光顧,直至去年七月榮休結業。
當時有報刊消息指,老闆的十弟會另起爐灶,換個名字再做麵家。直至今年2月26日終於試業,並於3月3日開張。
本來是黑布街的街邊檔《邵敬記》,後來政府於1982年清拆,於是由徒弟兼女婿接手及入舖,以自己的稱號做店名,就是《龍記麵家》的由來。
十弟主理的新店,與三弟拍檔,同樣位於黑布街,就在舊舖對面,名為《大隻佬麵家》。格局光鮮企理,簡潔得來又不過份華麗,依然保持庶民感覺。
由於未吃過昔日的《龍記》,沒得比較,不過看過報導,十弟與三弟早於《龍記》開張時已幫手,相信食品水準相距不遠
最欣賞是那公雞碗,意義不在於那圖案,而是那瓦碗能保持熱辣,與塑膠碗是兩個感覺
如果連木筷子都是舊式的,即澳門《叠記》那種,便更有味道了。
拍攝:老陳
環境乾淨企理 / 拍攝:老陳
後記:
有些人會奇怪,為何近來開始寫香港的食店。
其實多年來我不時往港尋美食,有時甚至一個月去三次,而數年前也有在《CyberCTM》及《澳門日報》發表香港的食評,只是後來集中火力講澳門食店而已。(在《澳門日報》我則集中外國食評)
是否澳門店已寫無可寫?其實手頭上仍有百多間可出稿,反而是不夠時間寫。(故大家可能曾遇見我光顧某些店並拍照,但遲遲未見我出稿,其一可能是水準不夠,其二就是沒時間寫)
寫香港的食店,主要目的,希望澳門讀者會多留意香港食界,欣賞鄰埠的好店,也希望間接令澳門湧現多些好店,並更有國際視野。
香港連東京二郎系的重口味拉麵也可生存,澳門呢?如果太油太鹹麵太硬,大多數人又會劣評。
講到歐洲菜,除了賭場酒店外,更是慘不忍睹,跟香港是天淵之別。
拍攝:老陳
辣醬不是昔日的《余均益》 /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店內貼有不少健身大隻佬照片 / 拍攝:老陳

極度推介(2/2):值得一試再試
辣牛筋撈麵 + 豉油王 / 雲吞麵

拍攝:老陳
水準極高 / 拍攝:老陳
HK$40 辣牛筋撈麵 + 豉油王 – 極度推介
註:辣牛筋湯麵HK$28,辣牛筋撈麵HK$34,豉油王另加HK$6
早知其「辣牛筋」聞名,故刻意叫來試試。
凡牛腩、牛筋、豬手等醬汁類配料,我偏愛「撈麵」,皆因做得好,醬汁必然令「撈麵」更出色。「湯麵」反而會沖淡醬汁,較適合雲吞、魚丸及牛丸等白灼配料,且對湯底也沒影響。
落單時,店員問要不要另加HK$6的「豉油王」,我問是否熟客都愛這樣吃,她說是,於是要之。
「辣牛筋」是腍滑版本,不是爽彈那種,但未至如鼻涕般。
吃落夠入味,辣度足,但不死辣,辣中帶點鮮味及惹味,令人越吃越想吃,有意思過香港《九記》的「咖喱牛筋」,因後者太腍又不夠香。
「麵條」不透明,像澳門的麵,而不是《麥奀》那派。吃落極爽口,而且筋性十足,像做過Gym般,跟你的牙力搏鬥,我甚喜歡。
最重要是沒鹼水味,又有「豉油王」的鮮美,不死鹹,撈得條條分明,沒黏在一起。
整體來講,水準奇高,果然名不虛傳,吃後令人念念不忘。
澳門向來出名撈麵勝過香港,不過這「豉油王」,加上麵條的質感,反而澳門難尋。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HK$28 雲吞麵 – 極度推介
欲知是否傳統麵家味道,來一碗最基本的「雲吞麵」最好。
麵不多,雲吞細粒,很有「細用」(讀:細勇)的感覺,吃後到喉唔到肺,這境界最佳。澳門大多數年青人不會明白,因近年坊間不少店已加大麵量,怕你們上網鬧吃不飽,但卻已違反「小吃」的意義,沒辦法,大家已當麵是「正餐」看待。
麵條不透明,像澳門風格,不同《麥奀》。爽口之餘,筋性極高,又沒鹼水味,一吃便會驚覺,麵條已贏了澳門所有傳統麵家
別說老陳暗踩澳門的麵店,事實上,澳門不少好店的水準已下滑不少,尤其是麵條質感。
雲吞皮不爛,夠滑嫩,薄而輕透餡的淡紅色,吃落不鬆散,也不會太實,細心吃的話,會發現餡料剛好在口中解體,但又不失彈牙質感。至於味道,是自然的鮮甜味,不錯不錯。
至於湯底,清而不濁,乃傳統大地魚湯但未至於極鮮甜,香味也未算濃,乃偏清鮮的,但一定好過已搬舖的香港《何洪記》,因後者的湯已淡如水,已不如數年前在霎東街老舖吃的水準。
整體來講,別話當年,只以現今的雲吞麵比,說是港澳第一,也不為過。
拍攝:老陳
麵條不透明,不只爽口,且筋性十足 /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瓦碗吃麵最有意思,因為能保持熱辣,沒膠碗般掃興 /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拍攝:老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