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1日 星期二

休閒咖啡店‧《艾菲兒》


拍攝:老陳

註:本為兩篇食評,2014年時再整合成一篇

昔日的《賀茂川》日本料理,經營至少十數載,終在2010年結業。

同年尾換成《美的咖啡美食》,賣的生熟牛河也有水準,本來拍了照片,準備出稿介紹,可惜店家捱不了多久,才開張個多月便結業,十分可惜。

自此,舖位一直丟空,直至今年1月15日,終有人接手,並將《賀茂川》的紅磚門面換成粉藍色,且招牌是黑色的幼身手寫字,名為《艾菲兒 Eiffey》,乃Eiffel Tower(巴黎的艾菲爾鐵塔)的諧音,頓時聯想起異國的休閒,也充滿年青人的氣息,令人耳目一新。

20120220_02.jpg
有free Wifi 提供 / 拍攝:老陳

20120220_03.jpg
拍攝:老陳

20120220_04.jpg
拍攝:老陳

走的是休閒咖啡店路線,以咖啡、輕食及甜品為主,也有意粉、飯類及即食麵提供,相信客路以年輕人為主,尤其是女性。

店內佈置甚有心思,牆上可見掛滿不同的木製飾物,而靠近門口位置,更放有巴黎鐵塔、舊風扇、玻璃瓶及書本等等,給人雜貨舖的感覺。

拿張卡片看之,在艾菲爾鐵塔的標誌下,寫著「zakka. cafe. waffle」,其中的「zakka」正是日文的「雜貨」,怪不得如此佈置。

今次先分析其飲品。

20120220_05.jpg
雜貨舖的擺設 / 拍攝:老陳

20120220_06.jpg
拍攝:老陳

20120220_07.jpg
拍攝:老陳

MOP$28 歐蕾咖啡 Café au lait

「歐蕾」這個叫法很台式,其實國內也有這叫法,乃法文「au lait」的普通話音譯。

簡單來講,「Café au lait」就是黑咖啡與暖牛奶混成,是法式的。

直譯的話,跟意大利的「Caffè latte」一樣意思,都是「牛奶咖啡」,但意式用espresso,且打奶泡。

來《艾菲兒 Eiffey》的話,會奉上黑咖啡及暖牛奶各一小瓶,即兩者份量一比一。

如何混之,隨你喜歡,想重牛奶味還是多咖啡味,任你DIY。

我這次則全數混之,先下奶,後加咖啡,因這次序不易破壞牛奶的分子,保持滑度,是有科學根據的。(忌廉溝鮮奶也是先落奶後落忌廉梳打。)

混好後,成為一杯奶啡,泡仍在,略為綿密,入口質感也幼滑。牛奶成份達半,而且用黑咖啡而非意式espresso,故咖啡味淡是對路的。

喝落牛奶味足,是清香的,而非北海道牛奶那種乳脂香,大家別捉錯用神亂評。

整體來講,不下糖也味足,不怕過份淡味,也不錯。當然略為落糖吊味也可。

不過咖啡玩家喝之,一定未能滿足,故要以休閒小店的角度去喝。


最後一提,咖啡杯沒經暖杯,如果做足的話,便更完美。

20120220_08.jpg
拍攝:老陳

20120220_09.jpg
拍攝:老陳

MOP$28 咖啡撞月球 Affogato Al Café

這是意式咖啡的一個飲法,一般叫「Affogato」,如果是100%意大利文的話,說是「Affogato al Caffè」,而餐牌則用了「Café」。

簡單來講,就是espresso倒在雲呢嗱雪糕上喝,是傳統的做法。

店家跟我透露,咖啡刻意調節了濃度,因過份濃的話,會令雪糕變酸。可見店家對咖啡也有要求。


整體來講,也頗特別的,而且單靠雪糕的味也夠甜,不用刻意下糖,也不怕淡味。

而溫度方面,要有心理準備會變冷。

20120220_10.jpg
拍攝:老陳

20120220_11.jpg
拍攝:老陳

MOP$32 棉花糖咖啡

即是打上奶泡的咖啡,放上略為燒焦的棉花糖。

杯白,奶泡也白,燒焦的棉花糖則不致於全白,視覺上更引人注意,不知是否店家的刻意安排?

不用下糖,喝得出咖啡味,濃淡適中,且有奶香。奶泡厚略錦密,只是滑度仍有進步空間。

棉花糖的作用?其實令咖啡更像甜點,不過要讚的是,棉花糖不太多,只兩粒,並非大堆綿花糖,不過份搶風頭,我覺得是好的。

20120220_12.jpg
拍攝:老陳

MOP$28 抹茶拿鐵

餐牌的英文叫「Green Tea Latte」,其實「抹茶」是磨成粉狀的綠茶,若只叫「Green Tea」則有點詞不達意,建議可用日文「まっちゃ」的譯音「Matcha」,因這是正式的英文叫法。

Latte的意義,就是不下糖來喝,也應夠味,是奶味與抹茶味兼而有之。

抹茶味不夠濃?因Latte是以大量的牛奶來做,就算是咖啡版本也不會咖啡味濃的,而是淡淡的再托出奶香。

嚴格來講,Latte應不用奶泡,而這個奶泡算是中規中矩,綿密度一般,當然亦未算很滑。

20120220_13.jpg
拍攝:老陳

MOP$18 蜂蜜花果茶

就是一壺花果茶,再奉上一小瓶蜂蜜。

老實講,比起《卡夫卡》的法國品牌《Mariage Frères》,自然是給比下去,但別忘記後者要MOP$42/壺。

而且這個是清新的版本,並非法國的香艷版本,我認為是各有各欣賞。

蜂蜜產自台灣農場,嚐一口就知不死甜,是清甜,帶花香,不錯。

20120221_01.jpg
拍攝:老陳

20120221_06.jpg
拍攝:老陳

20120221_02.jpg
拍攝:老陳


20120221_03.jpg
拍攝:老陳

先提醒大家,因店家的食品都是即叫即做,而非快餐,故午市來的話,一般都同時於13:00入座,大家一齊落單,自然要花時間等候。

有啥辦法?可提早一小時致電店家訂位兼點菜式,我試過,確比walk in的等菜時間快得多。但我不確保人人訂菜下會如何。

至於晚市,我也試過,基本上也不用等太久。

20120221_08.jpg
拍攝:老陳

MOP$38 拿破崙肉丸子意粉 Napolean Meat Ball Spaghetti

實在何謂「拿破崙意粉」?我猜只有港澳人才會這樣稱。

其實拿破崙乃法國人,意粉是意大利食物,何解會扯上關係呢?

事實呢?意大利真有「Spaghetti alla Napoletana」,串法不是拿破崙的Napolean,且直譯是「拿坡里的意粉」,指的是意大利拿坡里(意;Napoli / 英:Naples)當地的一種番茄醬汁意粉。

講完菜名,論水準。

麵條不過份腍,咬落不怕糊,質感佳,印象不錯。

醬汁不是豉油西餐的古怪橙色螢光茨汁,也沒美式茄汁(Ketchup)的古怪味,而是真正的番茄茸煮成,茄味鮮而且夠濃,當中夾雜香草味,是雜香草加Basil,另有乾的月桂葉,更見有蒜片(起鑊用),故醬汁味道層次不錯。單是這些,已見店家並不馬虎,值得讚!

肉丸味鮮,不過鹹也不淡味,只是質感未夠彈牙,有點鬆散,如改善之,甚至有肉汁,就更完美!

隨意粉送水果及沙律。

不過我覺得沙律可再下些功夫,例如不用卡夫奇妙醬,改以橄欖油及白酒醋等調味,必然加分不少。

20120221_09.jpg
隨意粉送水果及沙律 / 拍攝:老陳

20120221_10.jpg
拍攝:老陳

MOP$38 卡邦尼意粉 Carbonara Spaghetti

即是意大利的「Spaghetti alla Carbonara」,乃中部Lazio區的飲食,故也是羅馬的代表菜之一。

「卡邦尼」是音譯,給我感覺很台式,但至少必知是「Carbonara」,乃意大利文的「炭」字演變過來。

一般常見譯作「忌廉煙肉」,故我最建議看菜式的原文,因各家店的中文譯法總有分別,只有原文不會變。

正宗的話,汁底不是單純的忌廉,而是有硬芝士碎,最好即磨,常見用Parmigiano-Reggiano(英:Parmesan),還要有蛋液,這樣味道層次才足。而且正路來講,煙肉也要Pancetta,即意大利的醃五花肉,且最後落黑椒,又是即磨最好。

《艾菲兒 Eiffey》的水準如何?先要講,以小店來講,才MOP$38而已,水準非常不錯,已交足貨有餘。

麵條不過份腍,咬落不怕糊,質感算是不錯。醬汁以蛋液及忌廉製作,不是豉油西餐的古怪白色茨汁,十分對路,而且有明顯的忌廉香,值得讚。

不過恕我要求過高,醬汁只有忌廉味突出,層次略單調,加上稠度有點高,故較易膩,醬汁也易成固態。

欠慢煮煎軟的洋蔥碎起鑊,故欠了這方面的香氣。若加少許檸檬皮屑吊味,味道層次更是錦上添花,且可以適量加少許煮意粉水,令醬汁不易過稠,這是意大利人也用的方法。

煙肉方面,成本問題,我猜不是Pancetta,但不要緊,味道也不過份鹹,質感亦算有,已不錯。不過正宗做法是煎至焦香為止,可能為遷就本地人而作出改良吧?

最後要講,這意粉以黑椒調味會更對路,味道上也夾,店家可考慮改之。

20120221_11.jpg
拍攝:老陳

MOP$42 青咖喱嫩雞配飯

老實講,這道菜真令我有驚喜,雖然不是正宗泰式青咖喱,即明顯沒有香茅、南薑、檸檬葉及魚露,味道層次會比不上真正泰式的複雜,也少了種泰式的幽香。

我建議可下洋蔥碎彌補,為醬汁增香添味。

但當其非泰式咖喱來吃,味道是很不錯的。

醬汁不過份稠,沒過粉的打茨,已經印象大好。具椰汁味,但不過份搶,不過份膩,味道上取得平衡,很好。

鹹度上是溫和的,較適合本地人吃,這方面不跟泰式。

蔬菜上少了茄瓜,以四季豆來代替,也有紅蘿蔔,不過份腍,質感不錯,且清甜。

雞肉有彈性,不霉不嚡,也有雞味,不淡味,很好。

白飯雖然不是珍珠米,但勝在不馬虎,粒粒分明,質感也煙韌,不會吃得一口糊,就算撈醬汁後也具質感,是值得讚的地方。

20120221_12.jpg
拍攝:老陳

MOP$42 日式咖喱豬扒配飯

先講日式咖喱,澳門並非容易找到有水準的,因為要咖喱有香味,又有甜香,紅蘿蔔及薯仔入味之餘,又要煮出蔬菜的自然甜味。

《艾菲兒 Eiffey》就是通通做到,而且肯下洋蔥,這是日式咖喱帶甜香的辦法之一。

吉列豬扒不算很厚,但MOP$42來講可接受。炸得不油膩,且金黃,外香脆,內也不柴皮,實淨有質感而不韌,味道也佳,不錯不錯。但當然不能跟百多元的日本品牌比。

但有時水準不穩,遇過一次是質感太軟,且扒味遜色,可幸只是個別事件。

白飯雖然不是珍珠米,但勝在不馬虎,粒粒分明,質感也煙韌,不會吃得一口糊,就算撈醬汁後也具質感,是值得讚的地方。

20120221_13.jpg
拍攝:老陳

20120221_14.jpg
拍攝:老陳

MOP$38 日式玉子牛蓋飯

肥牛滑,洋蔥甜,蛋也嫩,味道不過鹹不過甜,是很不錯的。

白飯是珍珠米,不過醬汁太多,令飯過濕,甚至有些糊,質感上不太好,雖然味道是不錯,建議店家要鑽研如何改善這一點。

20120221_15.jpg
拍攝:老陳

MOP$32 香蕉巧克力冰琪淋鬆餅

鬆餅並非英國的Muffin,而是比利時的Waffle,亦即是港澳人稱的窩夫。

店家標榜只用美國雞蛋,並且不加水,只加牛奶、牛油及日本鬆餅粉製作,故質感特別厚實,且蛋香與麵粉香也俱備,確有誠意,也有水準。

不過餅身質感有少許乾,或者應說成鬆化度與彈性有進步空間,只是小問題,如都解決的話,就是完美!

雪糕不馬虎,因為用美國的Dreyer's,MOP$32而已,夫復何求?!

香蕉?!不用評了吧?就是香蕉,但不過熟,質感不過份腍,也佳。

20120221_16.jpg
拍攝:老陳

20120221_17.jpg
拍攝:老陳

20120221_18.jpg
拍攝:老陳

MOP$18 雙重焦糖雞蛋布丁

何謂雙重焦糖?就是「Crème Brûlée」及「Crème Caramel/Crème Renversée」的混合體。

簡單來講,就是布甸頂部是固態脆皮焦糖,而底部也有液態焦糖。此設計明顯是噱頭,因為隨便要一個焦糖已足夠吊味,雙重就會蓋過布甸的重要性。

脆皮焦糖也不錯,若然中間不下墮,而且更脆的話就完美。底部的焦糖不怕太甜,也佳。

布甸質感滑,甜度中等,蛋味及奶味算不錯,如果再甜一點去吊出蛋香奶香的話,亦完美得多!

20120221_19.jpg
拍攝:老陳

MOP$18 藍莓意式奶凍

此乃源自意大利北部的甜品「Panna Cotta」,直譯是「煮牛奶」,主要成份就是奶、忌廉及魚膠片(Gelatin),然後再配上不同的topping,一般來講都是水果類的醬(Coulis)。

我個人而言,會比較喜歡魚膠片感覺較低的,實在感低一點,嫩的感覺高一點,而這個則偏向實在一點的。

甜度中等,有牛奶味,而藍莓醬也不過份酸,整體配合度高。

20120221_04.jpg
拍攝:老陳

20120221_05.jpg
拍攝:老陳

總結:

老實講,若硬要與同是近來創業的《卡夫卡》比,當然沒得比。


尤其是咖啡類,未算去到咖啡飲家要求的水平,而意粉類的水準也未去到意大利菜館的水平(雖已很不錯,但大家要知價錢分別)。

但說到底,這是一間休閒小店,家庭感覺一點,路線是不同的。

而且在百物騰貴兼租金昂貴的今天,有間不錯的小店開張,是十分難得的。


支持的,是年青人的創業勇氣與誠意,而且該區食店不是麵店、燒味飯店就是咖啡室(港:茶餐廳),《艾菲兒》的出現,確為該區添了不少生氣,乃城市中的一道清泉。

食物水準算是很不錯,也見誠意,不過當然亦有進步空間,期待店家的進步。

20120221_07.jpg
拍攝:老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