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31日 星期日

台北 // 小鄧餠‧麗君餠‧切仔麵

註:本文於2013年03月31日刊在《澳門日報》新園地的《男人表情》

小鄧餠
小鄧餠

    新北市蘆洲區有家老餠店,由李壽夫先生創業於一九五七年,是為“龍鳳堂餠舖”,如今已由第二代的李順良打理,以龍鳳囍餠等傳統漢餠聞名,不過其“小鄧餠”及“麗君餠”也馳名。

    其實蘆洲區是已故歌后鄧麗君的家鄕,她曾在這裡的眷村居住,並於蘆洲國小畢業,據說生前甚愛此店的出品,故店家於二○○五年,為紀念鄧麗君逝世十周年而創出以上餠食。小鄧餠是甜的,外形像扁身的廣式月餠,有紅豆核桃、蒟蒻鳳梨、金薯、梅子及南瓜五種口味。麗君餠則是鹹食,外形有點像廣式的老婆餠,餡料是香菇滷肉,即是傳統的滷肉鹹餠,據聞鄧麗君生前甚愛吃。(地址:新北市蘆洲區中正路四十九號)

    吃過餠食,別忘記也試“切仔麵”,因蘆洲正是發源地。原名叫“摵仔麵”,是閩南語,意思是用“麵摵仔”這種U形的竹篩來煮油麵,也有說是來自沏涮麵條的聲音。最後壓成U形的圓台狀放碗中,是其特色。配料一般只有韭菜及芽菜,簡單來講就是淨麵。

    始創人是周烏豬,在台灣未光復時便在湧蓮寺前開檔,惜二次大戰後便結束生意。有家叫“蘆洲切仔麵”的小店,又叫“周烏豬切仔麵”,老闆就是周烏豬的孫兒。先來碗切仔麵,湯底是豬骨清湯,以黑豚的豬骨及三層肉共煮,再加紅蔥油吊味,喝落鮮甜得很,完全意想不到。麵條雖是油麵,卻彈牙非常,甚有質感,亦是意料之外。另外也試了乾撈的,靠紅蔥油提鮮,香到不得了。

    也試了小菜,先說“嘴邊肉”,就是我們稱的豬頸肉,只簡單的白灼淋醬油,吃得出自然的豬肉味,兼且質感彈牙實淨,好吃過澳門的燒豬頸肉。“肝連”也非吃不可,乃豬的橫膈膜位置,即是豬的崩沙腩,兩邊有爽滑的筋膜,中間是彈性十足的肉,煙韌非常,豬味濃郁又夠嚼頭,只白灼已如此境界,眞是人間極品。(地址:新北市蘆洲區得勝街一○六號)

    (台北之味‧其他美食篇‧八)  

麗君餠
麗君餠

龍鳳堂餠舖
龍鳳堂餠舖

龍鳳堂餠舖
龍鳳堂餠舖

切仔麵
切仔麵

切仔麵(乾撈)
切仔麵(乾撈)

嘴邊肉就是我們稱的豬頸肉
嘴邊肉就是我們稱的豬頸肉

“肝連”乃豬的橫膈膜位置,即是豬的崩沙腩
“肝連”乃豬的橫膈膜位置,即是豬的崩沙腩

類似廣東辣醬,不過味道偏鹹而非偏酸。
類似廣東辣醬,不過味道偏鹹而非偏酸。


“肝連”乃豬的橫膈膜位置,即是豬的崩沙腩
“肝連”乃豬的橫膈膜位置,即是豬的崩沙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